《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小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人公派回忆少年时代在印度的生活。家人和亲友,老师和同学,父亲动物园里的动物,以及出身印度教的他如何皈依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同时信仰三种宗教。第二部分讲述了派阴差阳错孤身一人在海上与一头孟加拉猛虎共处一船227天的故事。如何依靠信仰、智慧和顽强的求生本能,特别是父亲教他的驯养动物的技巧,与老虎和平共处200多天,同时与饥渴、鲨鱼、海浪、风暴作殊死斗争,终于获救。犹如一本“海上生存手册和驯虎记”。第三部分记录了获救后的派对大半年前沉船事故调查的回答。调查人员都不相信派与猛虎共处并活下来的故事,派只好给出另一版本的故事:所有的动物都由人来替代,而派自己顶替了那只老虎,最后“别人”都死了,只有派存活下来。但两个版本都未能使调查人员找到沉船原因。派便问:“哪个故事更好?是有动物的,还是没有动物的?”调查人员最终为他们的“海难报告”选择了“有动物的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02年版书影

小说巧妙承载了加拿大文学中“幸存”这一传统主题,故事充满想象力,情节神奇紧张,文字简洁流畅,自成风格,具有诗歌的韵味。作者在第一章就埋下派在父亲经营的大型动物园里长大,常和众多野生动物玩耍,那只老虎自幼接受驯导,已适应与人类相处等伏笔,使后来派与老虎共处一艇的故事情节显得合乎情理。同时,老虎觅食求生的本能仍是派能否在海上幸存的威胁,赋予故事以紧张的悬念。

小说出版后好评如潮,被评为亚马逊网站2002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年度杰出图书、《出版家周刊》年度最佳图书、《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小说。获2002年度英国布克奖、2004年德国图书奖等。2012年被改编拍摄成电影,李安因执导影片而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为您推荐

阿什伯里,J.

阿什伯里,J. : 生于纽约州罗切斯特。为纽约派诗歌创始人之一。幼年在安大略湖边一家农场上度过。20世纪40年代后期就读于哈佛大学,与F.奥哈拉、K.科克等后来的纽约派骨干成为好友。1955年起,他旅居法国1..

布罗茨基,J.

布罗茨基,J. : 生于苏联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卒于纽约。15岁辍学谋生,干过许多杂工。他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古典哲学。1963年,因为创作“淫秽和反苏维埃”诗歌遭受苏联当局..

内莫洛夫,H.

内莫洛夫,H. : 生于纽约的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父母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经营一家百货商店。1941年,内莫洛夫毕业于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加入空军,先后担任加拿大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的飞行员。194..

毕晓普,E.

杰瑞尔,R.

杰瑞尔,R. : 生于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卒于北卡罗来纳州。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他在范德比尔特大学先后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1937年,他在获得硕士学位后赴肯庸学院任教,与当时在此求学的R.洛厄尔结下深厚..

哈克,H.

哈克,H. : 生于纽约的一户犹太裔家庭。1961年,她与非洲裔科幻小说作家S.德兰尼结婚,两人的跨族裔婚姻在当时颇受争议。1964年,哈克自纽约大学毕业后,投身出版业,后与丈夫一道,从事文学刊物的出版与发行工作..

罗特克,T.

罗特克,T. : 生于密歇根州萨吉诺。父亲和叔父一起经营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花草培植农场。14岁那年,叔父因故自杀,随后父亲又因癌症去世,这些突发变故造成他终生的创伤。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在密歇根大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