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叙事 :
美国文学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叙事文学类型,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自传体裁,兴盛于19世纪中叶前后。在整个19世纪至20世纪初,这类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一直是非洲裔美国文学传统的主流。南北战争结束之前,在美国出版的非洲裔奴隶叙事达65部。18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在英语世界以书籍或小册子形式出版的同类作品约150部。
奴隶叙事在英国统治下的北美及加勒比海各个殖民地都曾出现。相比而言,因特殊的历史环境,美国拥有更多、更典型的奴隶叙事作品。学界判断真实的奴隶叙事基于两点:①作者本人曾为奴隶,作品为本人所著。②如有他人执笔或润色,内容没有失真。第一部在美国出版的奴隶叙事是《布里顿·哈蒙:一位黑人的惊世苦难与离奇拯救》(1760)。这些早期类似作品有些也由英国慈善机构或反奴隶制团体在英国资助出版,如《奥拉达·艾奎亚诺:一个非洲黑人的传奇人生》(1789)。
南北战争前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F.道格拉斯的《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黑人奴隶的自述》(1854)、H.雅各布斯的《一位年轻女奴遭遇的人生自述》(1861)、J.A.杰克逊的《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奴隶的人生经历》(1862)、J.马尔斯的《詹姆斯·马尔斯的人生自述》(1868)等。这些控诉蓄奴制的叙事作品不仅成为美国废奴运动的主要宣传工具,也成为当时美国非洲裔文学创作的一股潮流。
奴隶叙事采用程式化叙事框架,讲述作者快乐幸福的童年、被绑架或出卖为奴、遭遇奴隶制的悲惨命运,经历饥饿、鞭刑、过度劳作等躯体折磨,遭受歧视、虐待、羞辱等精神摧残,积极反抗及寻求机会逃亡,最终获得人身自由。第一人称叙事者或为男性,或为女性,其中男性多叙述暗无天日的非人劳动,默默地忍受残酷的生活现实和社会环境,以坚忍不拔的理想信念,渴望自由,女性则增加叙述性侵犯、心理创伤等情节。典型场景常有恐怖与暴力,但情节发展过程常伴随圣经典故和圣经人物形象的出现,因此具有宗教教化功能。主题在揭露蓄奴制严重违反人权和尊严的同时,基本认可白人社会的人道主义理想,宣扬传统基督教的“爱”与“宽恕”观念。这些作品以自传体小说的叙事结构,真实地叙述了作为奴隶的“我”历经磨难、冒险逃亡、最终获得自由的人生轨迹,在揭露奴隶贸易与蓄奴制度的残暴与罪恶、赢得同情与支持、呼吁废除蓄奴制的废奴主义运动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19世纪末,因黑人在法律上已获得解放,也出现了一些弱化揭露蓄奴制罪恶、倡导种族和解、通过法律诉讼解决问题的奴隶叙事,如L.A.德莱尼的《来自黑暗的光芒,或为自由而战》(1891)。
在19世纪后半叶的废奴主义运动中,H.塔布曼是一位最突出、最典型的非洲裔女性。她为鼓动黑人的自我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激发了众多黑人敢于写出自己心声的勇气,被称为整个美国黑人的“摩西”,去世后更成为非洲裔黑人的“灵魂”。她既是勇敢的废奴主义行动者,又是倡导女性解放运动、争取黑人选举权的人文主义者。曾参与无数黑人家庭的营救,在内战中作为联邦军队间谍为其提供情报。她的诸多故事和言论尽管没有成书,但也被认为是一种奴隶叙事,而且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
奴隶叙事是美国囚禁叙事文学传统的延续。虽在艺术技巧上略显粗糙,在主题上呈现千篇一律的重复,但这些反映美国黑人真实生活的作品已成为19世纪美国非洲裔文学的主流和经典,母题与叙事模式在20世纪美国非洲裔文学中得以继续传承。当代被称为新奴隶叙事的文学作品聚焦黑人的身份、心理、历史、文化等主题,再现了更深层的文化沉淀与历史创伤,代表性的作品如R.赖特的《黑孩子》(1945)、R.W.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1952)、A.哈利的《马尔科姆·X自传》(1965)、E.J.盖恩斯的《简·皮特曼小姐自传》(1971)、T.莫里森的《宠儿》(1987)、C.约翰逊的《中央航线》(1990)等。当代美国文学几乎每一个阶段都有传承这一叙事传统的重要作品涌现,而且所涉及的思想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所采用的叙事手法不断变化与创新。
此外,F.D.罗斯福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成立的公共事业振兴署(1935~1943)收集整理了约2300人的奴隶叙事口述记录或录音,尽管难以归类为文学作品,但也已成为记录美国非洲裔民族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