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列斯库,N. :
生于摩尔多瓦公国米莱希迪-瓦思鲁伊(今在罗马尼亚),卒于俄国莫斯科。1645~1650年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大主教高等书院学习神学。1658年,被任命为御前侍卫。1666~1667年,曾陪同流亡大公G.斯特凡出使斯德哥尔摩和巴黎,为大公重新登上摩尔多瓦公国皇位寻求外交支持。1668年初回国后,与新任大公A.伊利亚什发生冲突,被迫移居君士坦丁堡,从事神学研究。1671年,在多希特伊大主教的举荐下,到俄国使节部担任译员并很快晋升为首席通译。1675年,沙皇A.米哈伊洛维奇委派他率团出使中国,主要使命是对中国进行全面实地考察,并同中国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1676年抵达北京,多次受到康熙皇帝召见。1678年,出使结束回到俄国后,米列斯库写出了两本书《中国纪行》和《中国漫记》,作为中国之行的书面成果。
米列斯库,N.
《中国纪行》共分5章,详细记述了出使时的所见所闻。由于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写作才华,《中国纪行》显然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考察报告,而是一部具有地理学、人种学、历史和政治多重价值的文学游记作品。书中生动的自然描写、新奇的社会见闻、详实的民俗记载和细微的人物刻画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漫记》则摆脱了考察报告的束缚,更具文学性、纪实性和思想性。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敏锐的思想和生动的现场感,将他在中国的大量游历见闻用文学方式呈现给了读者,为外部世界了解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提供了一份极为珍贵的文本,米列斯库也因而成为了罗马尼亚描写和介绍中国的先驱。罗马尼亚汉学界还将米列斯库当作罗马尼亚汉学的奠基者。与此同时,米列斯库出使中国、书写中国,已成为中罗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