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路》 :
包括《理智之年》(1945)、《缓期执行》(1945)和《痛心疾首》(1949)。
《理智之年》写的是1938年6月13日前后48小时之内的事情。35岁的马蒂厄是巴斯德中学的哲学教师,他不爱相好7年的情妇玛赛儿,却爱着学生鲍里斯的姐姐伊维什,可是下不了进行“选择”的决心。他不想和已经怀孕的玛赛儿结婚,想让她打胎又没有钱,后来偷了歌女洛拉的钱,但玛赛儿不想打胎,并且与马蒂厄分手了。被歌女洛拉纠缠的鲍里斯不爱洛拉,而伊维什则谁也不爱。
马蒂厄不满现状、渴望自由,甚至想到西班牙去参战,但是并不付诸行动。他羡慕老同学布吕内是共产党员,自己却不愿入党。他爱伊维什又不敢表白。总之他精神空虚、优柔寡断,他拒绝介入,因而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最终陷于十分孤立的境地。小说表现了人生的荒诞和不幸,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人们无所适从的状态和对西班牙内战的冷漠态度。
《缓期执行》叙述英国和法国向A.希特勒让步,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居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其实这个协议只能延缓而不可能消除战争。马蒂厄虽然应征入伍上了前线,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仗,认为战争与和平反正是一样的。小说描写了希特勒与英国首相N.张伯伦、法国总理É.达拉第等历史人物,表明战争是世界荒诞的证据,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注定要打仗。这时候人们不再在个人的小天地里追求抽象的自由,而是全部被卷入了枪林弹雨的现实生活,但与此同时仍然抱着侥幸的心理,指望法国能避免战火。
《痛心疾首》写战争爆发后的1940年夏天,法国军队一触即溃,大败而逃。马蒂厄觉得自己从来都一事无成,没有理由再活下去,于是参加了敢死队。6月18日早晨,德军侵入他们所在的村庄,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在钟楼上坚守。他射击的每一颗子弹,都是对从前由于顾虑而没有做成的事情的报复,以此来补偿他过去的犹豫怯懦和苟且偷生。他死守了规定的15分钟,才倒在血泊之中。这种向过去、向世界的射击虽然荒谬,但他终于通过选择和行动获得了自由,从而成为一位存在主义的英雄。共产党员布吕内被俘后押送到德国,在战俘中组织了抵抗活动。
萨特本来还要写作第4部《最后的机会》,让马蒂厄找到自己的归宿,能够自由地介入他认为有意义的事业,然而这个计划未能实现,只是留下了一些片段。
萨特的小说具有存在主义的独特风格,刻画的是迫使人不得不作出种种选择的困境,描绘的是他们在作出选择之前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所以被称为“处境小说”。主人公马蒂厄是当时法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思想和行为充满了矛盾。他从犹豫观望到勇敢战斗的转变过程,反映了萨特本人的思想历程,同时也是法国知识阶层向往自由、进行积极的自我选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