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洛蒂,R. :
生于工人家庭。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伤。加洛蒂早年是基督教徒,1933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他曾在巴黎大学师从G.巴什拉尔学习哲学。1937年,他把第一部小说《我一生的第一天》的手稿寄给了他崇拜的罗曼·罗兰。罗兰在长达7页的回信中给了他热情的鼓励,赞扬他继续履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沟通各民族的使命,向他强调了宗教信仰和爱的力量,这封信成了他一生中永不熄灭的“火种”之一。1940年9月14日,他由于散发法共的《告法国人民书》被捕,关押在阿尔及利亚的集中营里,盟军登陆半年后才被释放。其间他有一年时间参加了阿尔及利亚共产党。1948年,他在卡尔莫领导矿工罢工,反抗军警的镇压。从1953年10月到1954年8月,他在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了近一年。
加洛蒂担任过法国参议院议员、国民教育委员会主席,1960年辞职后在大学执教。他曾当选为法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并领导法共1959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中心,先后发表了《法国社会主义的起源》(1949)、《唯物主义认识论》(1953)、《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1957)、《人类的远景》(1959)、《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道德》(1963)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他的《论无边的现实主义》(1963)受到了当时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批判。他在1968年反对苏联入侵捷克,认为法共在“五月风暴”中犯了重大的理论错误,甚至谴责当时的中央书记G.马歇是“党的掘墓人”,因而于1970年2月被开除出党。
加洛蒂的政治著作还有《卡尔·马克思》(1965)、《二十世纪的马克思主义》(1966)、《今天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吗?》(1968)、《向活着的人呼吁》(1979)、《二十世纪的传记——罗杰·加洛蒂的哲学遗嘱》(1985)、《我孤独的世纪历程》(1989)等。文艺论著主要有《从超现实主义到现实世界——阿拉贡的历程》(1961)、《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1968)等。加洛蒂虽然著作等身,曾是法共的马克思主义权威,在国际上很有影响,但实际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晚年信仰伊斯兰教,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