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文学 :
丹麦神学家、哲学家S.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原是一个哲学概念,丹麦神学家、哲学家S.克尔凯郭尔在哲学著作《忧虑的概念》中,奠定了宗教存在主义的思想体系。1925年前后,法国哲学家和剧作家G.马塞尔第一次把克尔凯郭尔的学说介绍到法国,在法国创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这种文学表现出超验的、神秘的宗教色彩,描写灵魂和肉体的矛盾冲突、灵魂的再现,在绝望时吁求上帝的恩典。剧中人物大多是忧郁型的悲剧角色。马塞尔的学说和作品受到基督教教会的抵制,所以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影响不大,主要流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无神论存在主义也称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J.-P.萨特是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他首先把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应用到文学中去,创立了无神论存在主义文学流派。这一流派宣扬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证明上帝并不存在;反对顺从主义,主张确立新的人道主义。存在主义文学描绘世界和人生现实的荒诞性,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精神;它剖析人的忧虑和绝望的情感,但要求人们必须有为了光明合理的生活而斗争的勇气。存在主义是法国战后文学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J.-P.萨特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1938)开了无神论存在主义文学的先河。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1943)是存在主义的纲领,戏剧《隔离审讯》(1944)加强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萨特的《恶心》和A.加缪的《局外人》(1942)颇像姊妹篇,它们都描绘了一个令人厌恶的荒诞世界,生活在其中的都是些忧虑的、彷徨无主的“多余人物”。这是早期存在主义文学的第一个特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是存在主义的另一篇重要宣言。萨特在战后的作品体现了“新人道主义”精神,如《恭顺的妓女》(1947)谴责了种族主义的罪恶行为,对被压迫被损害的黑人寄予深切的同情。这是存在主义文学的第二个特征。在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1946)、《脏手》(1948),加缪的《正义者》(1949),S.de波伏瓦的《一代名流》(1954)等作品中,作者强调了道德与行动、目的与手段、生存自由与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人的理想与客观存在的不一致性。这是存在主义文学的第三个特征。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A.加缪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另一个重要作家是加缪。加缪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作家,但鉴于他作品的基调和气质,评论家一般都把他列为存在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局外人》和剧本《卡里古拉》(1944)、《误会》(1944)以及散文集《西西弗神话》(1942)等,都揭露了荒诞世界里的荒诞人生,长篇小说《鼠疫》(1947)则表达了人们团结起来与荒诞的生存条件作斗争的理想。女作家波伏瓦是萨特的学生和伴侣。小说《女宾》(1943)是她的成名作,描写一个摆脱了资产阶级陈规陋习羁绊的女性,是存在主义文学中新的人物形象。
存在主义在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秘鲁的M.巴尔加斯·略萨,日本的安部公房和开高健,印度的尼勒默尔·沃尔马等都是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意大利的A.莫拉维亚、美国的N.梅勒和S.贝娄等,则在不同阶段的创作中表现出存在主义的某些特征。
从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主义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势头。到了70年代,存在主义作为文学流派事实上已经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