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N.

    弗莱,N. :

生于魁北克省舍布鲁克,卒于多伦多。在新不伦瑞克省的蒙克顿上小学、中学,1929年进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攻读哲学和英语,1933年以优秀成绩获学士学位。继而入伊曼纽尔学院攻读神学,1936年被联合教会任命为牧师,担任过一个时期的圣职。他意识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是教学和写作,因此进入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继续深造,1940年获硕士学位。1939年被维多利亚学院聘为英语讲师,1947年任教授,1952年任英文系主任,1959年任维多利亚学院院长,直至1966年底卸任。1967年被聘为第一位多伦多大学的校级英文教授。1978年任多伦多维多利亚大学名誉校长。

弗莱在出任维多利亚学院院长的典礼上

1957年出版的《批评的解剖》一书以系统的原型批评和神话理论奠定了弗莱在西方文学界、特别是文论界的地位,他研究W.莎士比亚和《圣经》的著述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地位。此后,他继续发表了大量相关著述,为国际文论界和文化理论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弗莱在文学和文化批评史上的地位非常突出,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批评界一度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尽管20世纪后期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人们对弗莱的关注,但实际上人们在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众多“后学”研究中,都能发现弗莱思想理论的因素。因此他的思想理论,特别是《批评的解剖》被认为是英美新批评的衰落和结构主义批评在英语文学界崛起的标志,他本人也被认为是步入后现代时代后北美批评界的第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弗莱毕生对文学及文化研究所做贡献的影响已远远超出文学批评的范围,他的著作系统地涉及了现代文化视野中的多个领域。他的批评思想博采众长,独树一帜,既不属于任何流派,又可以自由地和任何流派进行对话,这与他所倡导的哲学原则是一致的。

弗莱创建批评理论主要得益于三位学者的研究成果:O.斯本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提供了历史有机循环发展的理论,使他发现每种文化都会经历产生、成熟、衰落、灭亡的过程,并永远不能回到起点,因此人类的思想和文化应被看作一个整体。J.G.弗雷泽的文化人类学巨著《金枝》以其对地中海沿岸原始部落的祭祀仪式和风俗的研究,为弗莱提供了一部可供参考的知识性著作,使他得以从离心的角度找出人类早期神话与文学的关系。真正使他从现象中发现规律的启示性理论是C.G.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它使弗莱得以从向心的角度揭示人类从远古先民那里继承下来的集体心理,弗莱称之为原型,即反复出现的文学象征和意象。

弗莱的主要著述可以被概括为四个类别。第一类包括三部百科全书式的专著:关于W.布莱克的《可畏的对称》(1947)、批评理论专著《批评的解剖》(1957)和研究《圣经》与文学的《伟大的代码》(1982)。第二类由篇幅较短的著作组成,论述英国文学中的伟大作家、主要文学流派和重大的文学分期,包括关于莎士比亚的《自然的视角》(1965)、《受时代愚弄的人》(1967),关于J.弥尔顿的《伊甸园的复归》(1965),以及关于英国浪漫主义的《英国浪漫主义研究》(1969)、《世俗经典》(1976)等。第三类包括四本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重新定义文学和批评的社会功能的著作:《有教养的想象力》(1963)、《训练有素的批评家》(1963)、《现代百年》(1967)和《批评的道路》(1971)。第四类包括五部综合了理论、文化和批评实践的著作:《统一性的寓言》(1963)、《顽固的结构》(1970)、《丛林花园》(1970)、《世界之灵》(1976)和《双重幻觉》(1990)。

弗莱肖像照

弗莱影响最大的理论著作是《批评的解剖》,认为文学的发展是一个从神话到传奇,再到悲剧、喜剧,最后到讽刺的演变。现代文学中又有由讽刺回到神话去的趋势,即重返神话,完成一次历史的循环。20世纪50年代里崛起的多伦多神话诗派显然受弗莱神话理论影响,这一理论对M.阿特伍德等当代加拿大作家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弗莱对文学批评社会文化语境的重视同样是理论建树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的《批评的道路》《现代百年》等关于文学与社会、文化关系的著作揭示了文学作品的两个运动方向:一是指向文本内部的向心运动,二是指向社会语境的离心运动,两种运动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弗莱将想象置于文学理论的中心,认为文学和批评是相互联系和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批评的历史应该是哲学、诗歌和历史之间张力的历史,这些学科的结构体系不能被简单地用来解释文学想象。

弗莱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学理论和英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上,但从未因此而忽视对加拿大文学的研究。他从1936年就开始给《加拿大论坛》撰写评论文章,后任主编,鼓励年轻人发表诗作。从1950年起连续十年为《多伦多大学季刊》加拿大通讯专栏撰写综合评述加拿大诗歌的文章,分析透辟,见解独到,为创建评价加拿大文学作品的标准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文章都收入《丛林花园》,不仅对单个作家进行了深刻而客观的评论,加深了加拿大作家在摆脱殖民主义影响后的社会中应发挥作用的认识,而且直接影响了加拿大诗歌的创作。此书还收入了他为《加拿大文学史》(1965)撰写的结论部分,文中论述了加拿大文化摆脱殖民地时代的“军营思想心态”的历程。弗莱因此被看成是将加拿大的文学经历从“边缘”状态带到了“中心”地带的加拿大文学的代言人。此外,他对独立的加拿大文学、加拿大人的文化身份等问题的论述也预示了当今文化研究的许多热点,如文化身份研究、后殖民地文学研究、经济全球化以及传媒文化的研究等。

弗莱对世界各类文化不带偏见的理解和接受使他的思想能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超越国别、区域。他带着敬佩和平等的心态去论及不同文化和体会人类各种文明。尽管他所受的教育中有着很深的基督教传统,但他能够理解东方的哲学和宗教思想,对《圣经》的阐述超越了宗教的束缚,从中国、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文化中也得到了不少启迪。

位于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的弗莱雕像

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弗莱就成为加拿大乃至国际文化界的知名人物,赢得无数荣誉,包括加拿大和美国30多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1951年成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1969年受聘为美国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1972年获加拿大勋章,1975年受聘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1976年成为现代语言学会的主席、美国哲学学会的外籍会员。他还获洛恩·皮尔斯奖章(1958)、莫尔森奖(1971)、皇家银行奖(1978)、加拿大非小说类总督奖(1986)等多种奖项。西方学者也一直未间断过对弗莱理论的研究。把它当作最重要的批评理论之一列入各式各样的文学批评书籍。北美一些大学甚至把《批评的解剖》指定为必读书目。60年代后结构主义等理论的兴起,弗莱曾一度受到冷落。但在过去的20年里,许多西方学者重新发现,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和他关于文学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关系的论述早就预示了20世纪末的一些文学现象。数十年来对弗莱的研究著述真可谓汗牛充栋,另外还有大量关于他批评理论的研讨会。弗莱是一位高踞于自己时代之上的伟人,应当被当作一位划时代的思想家来研究。

尽管弗莱的理论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人类文化的包容性领悟以及在文论界的独特建树无疑是20世纪留给人类文化的一笔无价的财富。

为您推荐

布莱,G.

布莱,G. : 获列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和法国尼斯大学任教。作为日内瓦学派的代表人物,布莱抨击以文本为出发点的形式主义批评方法,主张批评的第一要..

布勒,P.

布勒,P. : 生于阿维尼翁,卒于巴黎。布勒在巴黎获得工程师资格,到马来西亚当过种植者,1939年在印度尼西亚被动员入伍,在缅甸参加过抗日战争。这段冒险经历为他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小说有《白人的..

帕尔尼,E.de

帕尔尼,E.de : 生于波旁岛(今留尼汪岛),卒于巴黎。帕尔尼曾在雷恩的神学院读书,但一年后就因对神职感到失望而从军。他于1776年成为骑兵军官,与军中的A.贝尔丹等其他诗人创立了名为“军营”的小组,并在《诗..

布勒东,A.

帕克,R.

帕克,R. : 生于新西兰一个苏格兰贫苦移民的家庭。童年时代正值大萧条时期,生活常常难以为继,中学教育几番中断。曾在《奥克兰之星》担任记者。1942年移民澳大利亚,并在同年与澳大利亚作家达西·尼兰德结..

布佐,A.

布佐,A. : 生于悉尼一个土木工程师的家庭。父亲是阿尔巴尼亚移民,母亲为澳大利亚人。先后就读于阿米代尔寄宿学校与日内瓦国际学校。1965年从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后不久即投入戏剧创作。1968年上演的第..

布拉西亚克,R.

布拉西亚克,R. : 生于一个军官家庭。父亲在1914年战死,布拉西亚克由母亲和继父养大。1928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文学评论,写过《维吉尔》(1931)、《高乃依》(1938)等论著,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