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扎科夫,M.E. :
生于波尔塔瓦省(现隶属乌克兰波尔塔瓦州米尔哥罗德地区)一个犹太家庭。幼年居住在克里米亚,父亲在费奥多西亚码头从事货运工作。中学就读于卢布内(现乌克兰城市),1916年毕业。父亲在他青少年时期去世。1916~1917年曾短暂地在基辅大学医学系和法学系学习。1919年1月被任命为卢布内市工人代表执行委员会劳动委员,并成为当地《消息报》编辑委员会成员及罗斯塔电报通讯社(塔斯社前身)的记者。同年8月邓尼金军队进攻期间,被下令负责疏散当地居民,担任列车委员与撤离人员一同前往喀山。1920年在当地大学恢复学业,1921年到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1922年毕业于彼得格勒州立大学(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系。
1923年首次发表短篇小说,《萨尼卡》发表于《青年无产阶级》,《三天》发表于《文学周刊》。1924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鹦鹉的幸福》,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进行了干预,采用不寻常的隐喻和消除句法手段,体现了作家对精巧的叙事手法的偏爱。但科扎科夫也因这种“形式主义”多次受到批评。在之后的创作中,作家迅速摆脱了精巧叙事风格的影响,小说《一块面包》(1926)、《蜗居》(1926)的语言明显简化。
科扎科夫并不注重刻画引人入胜、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而是有意在极度紧张的时刻加入抒情插话和个人推理来延缓情节,充分展示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以推迟展现始料未及的结局,给予读者充裕的思考时间。这些创作特征在小说《小矮人滑稽演员马克斯的故事》(1926)、《饭店老板亚伯兰•纳沙蒂尔》(1927)中都有所体现。
科扎科夫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九个圆点》(后改名为《帝国的崩溃》),并一生致力于完善此作品。小说共有四部,由“卡尔梅科夫大家族的日常生活”和“国家杜马议员卡拉巴耶夫的命运”两条主线展开,主要描写了1913~1917年俄罗斯帝国的灭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等历史事件。
科扎科夫在戏剧方面亦有所建树,于30年代末开始创作戏剧。1932年根据其剧本拍摄了电影《辉煌的事业》,1939年在列宁格勒普希金剧院和连索维特剧院上演了他的《国家安保人员》,1945年他与作家A.B.马里恩戈夫共同创作了《宏伟的希望之岛》《金箍》《马拉特街上的罪行》《疯狂的维萨里昂》(1948)等。
除进行具体的文学创作活动外,科扎科夫还于30年代开始大量从事文学组织工作。他是《文学现代人》杂志的发起人,后任主编,同时担任报纸《文学的列宁格勒》的撰稿人。此外,还参与了苏联作家协会的创立工作,组织了从巴黎前来参加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的作家A.马尔罗和I.爱伦堡的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