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露格·法罗赫扎德

    福露格·法罗赫扎德 :

出生于德黑兰一军人家庭。酷爱读书的福露格很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华,从14岁起就开始写诗,并且写得一手好文章。1950年,16岁的福露格接受了母亲的一位远房亲戚帕尔维日·沙普尔的求婚。沙普尔比福露格大15岁,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讽刺漫画家,有较好的艺术情趣和修养。两人很快结婚,婚后福露格随丈夫去了南方大城市阿赫瓦日,一年后生了个儿子。

结婚后,尤其是生子后,福露格诗歌创作激情喷涌,每天都处在一种诗歌创作的亢奋状态,忽略家务,由此导致夫妻之间产生矛盾。从1954年开始,福露格便主动提出要同丈夫离婚,1955年法院判决离婚,儿子被法院判给父亲,福露格被剥夺了对儿子的探视权。离婚后,福露格回到了德黑兰。伊朗在1967年才正式在法律上赋予妇女主动提出离婚的权利,而福露格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主动执意离婚。这种叛逆出自一个保守的伊斯兰社会中的妇女,在世俗眼光中被看作是极不守妇道,在伊朗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了卫道士们的猛烈抨击和媒体的纷纷谴责。福露格以沉默应对媒体的谴责,将自己心中的话都倾注到了诗歌中,相继出版了诗集《囚徒》(1955)、《墙》(1956)、《叛逆》(1958)。

1958年进入伊朗电影导演易卜拉欣·古勒斯坦的电影工作室工作,先是担任文字处理工作,后在古勒斯坦的电影中扮演过次要角色。1959年去英国留学,专门学习电影制作。学成回国后开始独立制作电影,1962年,赴伊朗大不里士拍摄了关于麻风病人生活的纪录片《黑暗的家》。为拍摄这部片子,福露格与麻风病人完全生活在一起,表现出了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畏的敬业精神,还将一位麻风病人的孩子收作养子。1963年冬,《黑暗的家》在德国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得最高奖。1965年,鉴于她对麻风病人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教科文组织拍摄了有关她生活的纪录片《福露格·法罗赫扎德》,此纪录片后来在国际纪录片节上获最高奖提名。在从事电影制作期间,福露格在诗歌上沉默了几年;但从事电影事业进一步开拓了福露格的视野,增加了福露格的人生阅历,对福露格的后期诗歌向深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几年的沉默之后,又出版了两部诗集《再生》(1963)和《寒季虽临我们当心怀信念》(1965)。之前,福露格更多地局限在一已之情感,关注的是女性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而此时的福露格超越了性别问题的困扰,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其诗歌走向哲理化,意蕴变得深邃。

诗集《再生》和《寒季虽临我们当心怀信念》赢得了极高的赞誉,福露格终成伊朗现代诗坛一大家。1966年,德国、瑞典、英国、法国相继出版了她的诗集。这时,福露格达到了事业的颠峰状态,在诗歌和电影制作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福露格是伊朗第一位从女性自身的角度高扬起倡导妇女解放旗帜的诗人,她从生活到诗歌都显示出对男权制价值体系的反叛。可以说,福露格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伊朗妇女树立了一个自强不息的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1967年2月,福露格不幸遭遇车祸而亡。

为您推荐

《论知识分子的效忠与背叛》

《论知识分子的效忠与背叛》 : 1965年完成,1966年部分章节发表,1977年全书出版。此书分为导言、正文七章、附录四篇。第一章名“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怎样的人?”;第二章名“知识分子是自我还是陌生..

《西化瘟疫》

《西化瘟疫》 : 此著作原本是阿勒·阿赫玛德应伊朗教育部负责人之邀而作的一份调研报告。然而,报告写完提交教育委员会审议之后,被禁止出版。后在《世界》月刊上刊载了三分之一,随即此杂志被禁。1962年,..

《土地的诅咒》

《土地的诅咒》 : 1967年出版。小说描写了一位乡村教师(其实就是作者自己)在乡村生活了9个月的经历。作者借乡村教师之口说出关于土地、耕耘、水土的见解,谴责以土地改革的名义施加于土地的暴虐,等等。作..

《阿尔达耶·维拉夫记》

“福露格·法罗赫扎德”诗歌奖

“福露格·法罗赫扎德”诗歌奖 : 为了纪念诗人福露格·法罗赫扎德对伊朗诗歌做出的贡献,1971年在福露格的兄弟费里东·法罗赫扎德的操办下,成立了以福露格名字命名的诗歌奖“福露格奖”基金会。定于每..

古波斯语文学

古波斯语文学 : 此王朝采用的波斯语现在称之为古波斯语。古波斯语实际上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世俗统治领域采用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楔形文字来书写古波斯语,被称为铭文系统;二是在宗教领域采用琐罗亚斯德..

《群英荟萃》

《群英荟萃》 : 创作于1842~1871年,前后进行了30年。全书六大卷,于1878年正式印刷出版。《群英荟萃》一书的前言部分,对诗歌的产生、波斯语诗歌的产生等方面的论述基本继承了前人的观点,新见不多,但对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