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娃·图甘

    法德娃·图甘 :

诗人易卜拉欣·图甘的妹妹。生于巴勒斯坦纳布卢斯,父亲是巴勒斯坦爱国志士,反对女性参与社会事务。母亲是黎巴嫩人,是巴勒斯坦一个妇女组织的活跃分子,1929年加入了阿拉伯妇女联盟。法德娃因一男生在街上给她送花而被长兄优素福剥夺了上学权利。幽禁闺房的法德娃后来在兄长易卜拉欣的引导下,开始大量阅读阿拉伯古代经典诗歌并以传统格律诗的形式尝试诗歌创作,展露出非凡的诗歌禀赋。在接触了新诗运动后,爱上了新诗创作,并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阿拉伯诗坛崭露头角。1946年在雅法出版处女作诗集《我的兄长易卜拉欣》,悼亡亦师亦友的兄长。法德娃共出版8部诗集,前两部《我独自与岁月同在》(1952)和《我找到了她》(1957)以生动而细腻的笔调记录了她感情生活中的波澜,表现了挣扎于传统父权压迫和寻求个性解放之间的女性内心世界,引起诗坛轰动,一举成名。继而先后出版诗集《给我们爱吧》(1960)、《在关闭的大门前》(1967)、《夜晚和骑士》(1969)、《独自站在世界之巅》(1973)、《七月和另一件事》(1989)、《最后的旋律》(2000)。1985年诗人发表自传《山路崎岖》,此书得到了阿拉伯文坛的一致好评,被誉为现代阿拉伯女性自传的上乘佳作。几年后诗人又发表了自传续篇《羁旅更艰》(1993)。两部自传将诗人坎坷的一生与巴勒斯坦争取民族独立的曲折历程相映照,表达了诗人的政治诉求和文学理念。小说体和纪实体有机结合使法德娃的自传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为多产诗人,法德娃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体现出传统格律诗和现代自由诗的融合,但主要以自由体诗为主。她的诗歌在内容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充满爱国激情,富有抗争精神,体现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法德娃一生用笔捍卫民族尊严,捍卫女性尊严,批判父权的专制统治,批判社会道德的双重性,揭露阿拉伯女性的悲惨境遇,伸张只有解放妇女才能实现人类真正解放的文化理念,为当代阿拉伯女性建构话语体系。

法德娃曾获得多项殊荣,如意大利巴勒莫市颁发的地中海银橄榄文化奖(1978),阿联酋颁发的苏尔坦·阿维斯科学和文化奖之诗歌奖(1989),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颁发的耶路撒冷勋章(1990),意大利萨莱诺国际艺术节当代文学奖(1992),阿拉伯世界最杰出的女诗人勋章(1996)。

为您推荐

伊斯兰复兴主义诗歌

伊斯兰复兴主义诗歌 : 主张复兴伊斯兰文化传统的诗人阵营中的代表诗人有沙菲仪·卡德坎尼、内玛特·米尔扎扎德、阿里·穆萨维·伽尔玛鲁迪,他们是伊斯兰复兴主义诗人阵营中的三驾马车。主张复兴伊斯..

杰布拉·伊卜拉欣·杰布拉

杰布拉·伊卜拉欣·杰布拉 : 生于巴勒斯坦伯利恒一个基督教家庭。高中就读于耶路撒冷拉什迪亚学校,后考入耶路撒冷阿拉伯语学院。大学毕业后,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48年获得文学批评硕士学位。1948年起..

杰米勒·艾布·苏拜赫

杰米勒·艾布·苏拜赫 : 生于约旦的杰里科。在姆哈伊姆艾因接受小学教育,1967年在安曼完成中学课程,1975年毕业于大马士革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曾在多家海湾阿拉伯报纸担任文学编辑,数家阿拉伯文化杂志担..

格桑·卡纳法尼

易卜拉欣·纳斯鲁拉

易卜拉欣·纳斯鲁拉 : 生于安曼,祖籍巴勒斯坦。最具影响力的阿拉伯作家之一,约旦作家协会和阿拉伯作家联盟的成员。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随父母流亡到约旦。毕业于约旦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专业。..

内玛特·米尔扎扎德

内玛特·米尔扎扎德 : 出生于马什哈德,毕业于电信学校,在马什哈德电信部门工作。主要诗集有《音信》(1968)、《斋食》(1970)、《前定之夜》(1978)、《血之花》(1979)等。其中《斋食》是奠定其诗坛地位的代表作,..

伊米勒·哈比比

伊米勒·哈比比 : 生于海法(今属以色列),并在海法长大。曾在海法做过建筑工人,后在海法炼油厂工作。1956年移居至以色列拿撒勒,直至去世。哈比比1940年加入巴勒斯坦共产党,同时开始了其记者及文学创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