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P. :
生于蒙特利尔,卒于蒙特利尔。莫兰是唯美主义创作流派在加拿大法语文学中的代表,他的诗歌体现了“为艺术而艺术”,注重诗歌艺术的形式美,从而帮助加拿大法语诗歌逐步摆脱宗教和政治等意识形态的控制,获得诗歌艺术应有的自足性和独立性。
莫兰早年曾从事律师职业,后来前往法国在巴黎大学学习比较文学,并于1913年发表了博士论文。同时,他在欧洲广泛游历,到过法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国。这段经历使莫兰对充满异域风情的景色和视觉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法国学习期间,莫兰进一步理解了高蹈派诗歌风格,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1914年回到加拿大后,莫兰在麦吉尔大学教授过文学课程,后来还曾在美国大学执教。1918年以后,莫兰成为蒙特利尔美术学院的教务秘书。他曾担任过法庭翻译。1924年,莫兰翻译并出版了H.W.朗费罗的诗集《伊凡吉林》。
莫兰的第一部诗集《珐琅孔雀》出版于1911年,象征了世间以艺术的形式而存在的永恒的美。凭借着《珐琅孔雀》,莫兰一举成名,成为蒙特利尔文学界关注的对象。第二部诗集《灰烬与金子》出版于1922年。这部诗集体现了诗人更为成熟的创作技法,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1923年,莫兰成为加拿大皇家学会的成员,还获得了英国政府颁发的女王纪念奖章。由于战乱和家庭的不幸,莫兰的第三部诗集《老人与镜子》一直到1960年才得以出版。这部诗集主要收集了他多年来在各类杂志上发表的诗歌作品,因而风格并不统一,内容也各有不同。早年那种风雅乐观的诗风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抒发的悲凉与孤寂之情。3年后莫兰就去世了,不过在他有生之年,加拿大文学界已经开始认识到他诗歌的艺术价值。
莫兰反对20世纪初在加拿大法语区盛行的本土派诗歌,他的作品主要从自己的游历和阅读中汲取灵感和异域素材,摒弃政治和道德说教的内容,因此与魁北克传统的田园诗格格不入。但是,莫兰潜心研究诗歌语言的表现能力,善于运用意象和特定的词语来制造感官,尤其是视觉的深刻印象,帮助加拿大法语诗歌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从狭隘的民族浪漫主义阶段向真正的现代主义阶段过渡,并缩短了它和欧美其他国家诗歌创作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