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一代” :
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G.斯泰因向E.海明威说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一句题词,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却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不是原来设想的那样是英雄的事业。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的反战情绪,心灵上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例如,J.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揭露战争怎样摧毁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前程;E.E.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描写一个志愿帮助法国打仗的美国人怎样被当作奸细而关进法国集中营。W.福克纳的早期作品也具有“迷惘的”色彩。他的《士兵的报酬》写一个在英国空军服役的美国人头部受伤,回家之后成为盲人,最后死去;《萨托里斯》中有一个人物在战争中深受刺激,复员后精神麻木、丧魂落魄、生活毫无目标,最后死于车祸。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欧洲打过仗,负过重伤。其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写尼克·亚当斯从欧洲战场复员回来,始终摆脱不了噩梦般的战争。《太阳照常升起》写一群参加过欧洲大战的青年流落在巴黎的生活情景。《永别了,武器》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描述战争怎样摧残个人的幸福。海明威当时对待战争的态度,像其他反战作家一样,只限于厌恶、逃避与诅咒。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这些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较为浓厚。
在桌前读书的E.海明威
“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洲大战的作家,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世纪20年代作家,如F.S.菲茨杰拉尔德等,主要繁荣在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有了变化,失去了特有的战后伤感情调。“迷惘的一代”作家都很讲究艺术表现方法。海明威以其简练、含蓄的文体影响过许多欧美作家;菲茨杰拉尔德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多斯·帕索斯和福克纳与“迷惘的一代”分道扬镳之后,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成为重要的或主要的代表作家。这是此文学流派影响较为深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