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戏剧计划

    联邦戏剧计划 :

隶属公共事业振兴署设立的艺术扶持项目,其他子项目包括联邦音乐计划、联邦美术计划、联邦作家计划,统称联邦一号工程。其中联邦戏剧计划最为声势浩大,是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由政府出资支持国家戏剧的尝试。全国总导演由美国纽约州瓦萨学院戏剧系教授H.弗拉纳根担任,在她的领导下维持仅四年的联邦戏剧计划触及美国几乎每个州的演剧生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此后美国戏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联邦政府启动该计划的初衷是缓解大萧条背景下戏剧界的生存危机,为失业的演员、剧作家、导演、舞台技术人员和其他辅助戏剧从业者提供工作机会。计划巅峰期雇佣人数超过1.3万,其中十分之九曾一度领取失业救济。为提高计划参与者的职业素养和演出艺术水准,主办机构还提供戏剧专业培训。很多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通过该计划脱颖而出,如O.威尔斯、J.豪斯曼、A.米勒、E.卡赞、C.李、H.贝、M.布里茨坦等等,一些业已成名的戏剧界人士如剧作家A.赖斯、E.奥尼尔、C.奥德茨、S.格拉斯佩尔等也参与其中。

联邦戏剧计划在美国22个州的40多个城市开展,建立了五个地区中心,分别是东北部的波士顿、中西部的芝加哥、西部的洛杉矶、南方的新奥尔良(后被亚特兰大取代)和自成一区的纽约,从这五个大都市向周边地区辐射,建立与当地观众密切互动的地方剧团,并成立乡村巡演剧团。联邦戏剧计划推广一种模仿俄国活报剧的新颖演出方式,即从每日报刊新闻提取素材,以灵活多样的戏剧形式探讨当前热点社会话题,如《耕埋3A》(1935)批评美国最高法院废止罗斯福旨在援助农业的3A法案。作为美国最早的文献剧,活报剧采取灵活多元的演出形式,儿童剧、木偶戏、杂耍歌舞、经典重演、马戏表演、正统戏剧、现代舞蹈等不一而足。联邦戏剧计划还勉力资助原创实验剧场和新晋剧作家,为非裔、犹太裔、拉丁裔等少数族裔以及特定宗教人群提供演出机会,有不同分部专门扶持非裔剧、儿童剧、外语剧、木偶剧、宗教剧、音乐剧、马戏和舞蹈等演出。其中非裔分部推出的成功之作包括O.威尔斯在哈莱姆执导的全黑人演员的“伏都教”版《麦克白》(1936)、Th.布朗的民间歌剧《自然人》(1937)、Th.沃德的家庭剧《白色大雾》(1938)、H.敏顿的音乐剧《摇摆天皇》(1939)。在20个城市同时首演的S.刘易斯剧作《这里不会发生》(1936),以及T.S.艾略特的诗剧《大教堂谋杀案》(1936)、P.格林的室外剧《失去的殖民地》(1937)等等,也颇受关注。联邦戏剧计划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戏剧观众,通过降低票价鼓励更多观众前去看戏,振兴美国演剧。在该计划运作的四年时间里观众总数多达300万,而此前这些观众因缺乏兴趣或经济条件有限,很少观看百老汇式戏剧,60%以上的人从未看过任何现场戏剧演出。

联邦戏剧计划剧目《麦克白》剧照

联邦戏剧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遇到越来越多的抵制。很多职业戏剧人和剧评人认为这些演出缺乏艺术水准,而且抢走了职业戏剧的观众和饭碗。还有一类批评者是反对新政的政客和国会议员,他们把联邦戏剧视为攻击新政的好靶子,联邦戏剧计划“自由、成人、不加审查的”演出方针也引起保守国会的质疑,一些演出颇受争议,最终导致该项目于1939年6月30日正式终结。美国历史上试图建立国有戏剧的唯一行动就此流产,成为特定历史时期昙花一现的文化现象,但联邦戏剧计划四年内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人民戏剧网络,此后被很多美国戏剧界人士缅怀,也为地方戏剧的兴起做好了观众准备。

为您推荐

帕蒙固格劳

帕蒙固格劳 : 帕蒙固格劳为五世王第二十九子,12岁赴英留学,1903年毕业后回国,1910年继位,在位15年辞世。在文学艺术方面,他主张大力介绍和效法西方作品,同时也要宏扬民族文化。他建立了精校古籍的机构,出版..

《两种孤独》

《两种孤独》 : 小说分上、下两部。描述了魁北克地区英裔和法裔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表达了麦克伦南想使两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强烈愿望。着重表现两种文化背景的人在对待社会发展、战争以及与战争..

莫兰,P.

莫兰,P. : 生于蒙特利尔,卒于蒙特利尔。莫兰是唯美主义创作流派在加拿大法语文学中的代表,他的诗歌体现了“为艺术而艺术”,注重诗歌艺术的形式美,从而帮助加拿大法语诗歌逐步摆脱宗教和政治等意识形态的..

《佛所行赞》

《野地的亲族》

《野地的亲族》 : 现代动物故事是加拿大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罗伯茨是这种艺术形式的开创者。罗伯茨在故事集中,描写了加拿大森林冬季迷人的景致,用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动物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和思考。他对..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 卷名得自书中所记以色列人迁出埃及之事。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成书。原著为希伯来文,共四十章,相继叙述三件事:其一,以色列人在埃及陷入苦难,耶和华眷顾其子民,兴起摩西施行拯救,指使其降下十大..

《天堂更快乐》

《天堂更快乐》 : 作品描写年轻罪犯基普因在狱中表现良好而提前获释,出狱后决心痛改前非。但人们并不真正相信罪犯能被改造好,没有给予他重新做人的机会。而是在无形中形成一张将他层层围困的网,使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