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I.

    哈桑,I. :

生于埃及开罗,1946年移居美国。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加入美国国籍。长期在卫斯理大学任教。哈桑写了大量论文和一些广受赞誉的专著,被认为是美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批评家之一。其主要著作包括《激进的天真:当代美国小说研究》(1961)、《沉默的文学:亨利·米勒和萨缪尔·贝克特》(1967)和《肢解俄耳甫斯:关于后现代文学》(1971)等。哈桑后来的作品虽然仍保持着存在主义精神,但增加了一种日益明显的文化乌托邦主义和一种超出严格存在主义的不连续的风格。这种转变出现在1970年前后,主要体现在他的论文集《副批评:对时代的七种思索》(1975)和《后现代转向》(1987)中。虽然哈桑的著作有时比较晦涩含混,但总的来说他的批评立场由一种现代的(或后现代的)文学观念支配,即文学基本上是虚无主义的,但同时又是肯定的。哈桑认为,“近二百年来,一种特殊的文学通过否定艺术、形式和语言的假定已经形成”。这就是“沉默的文学”,它“转而反对自己”,使我们“了解愤怒和启示”,表达“对西方历史……以及衡量一切事物的人的形象的全盘否定”。“沉默的文学”是一个隐喻,意味着“从理性、社会和历史的异化,减少对创造出来的人的世界的介入”;它调用“极端的精神状态”,常常包含着“脱离自然,或一种有力的、性欲的反常反应”。它打乱通常的话语语言,破坏常规的形式概念,反对“控制、封闭、静止、目的以及历史模式”。哈桑的结论是,这种艺术“自称是反艺术的……直到一切——或看似一切——都不复存在”。以这种文学观念为基础,哈桑提出,“让批评变成对生活的设计,让批评变成对新人的展望,让批评赞扬并促进可能的变化”。

《后现代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中译本

为您推荐

《风琴》

《风琴》 : 《风琴》是斯蒂文斯的第一部诗集,共收录85首作品。1931年再版时,斯蒂文斯删除了原版中的3首作品,同时增添了14首新作。《风琴》是最能体现斯蒂文斯的原创性和艺术风格的作品集,他的大多数代表..

《六度隔离》

《六度隔离》 : 该剧在林肯中心成功首演,之后一举获得奥比奖、纽约剧评人奖、英国劳伦斯·奥利维尔奖等多个奖项。故事以真实事件为原型,黑人小伙保罗假扮黑人影帝导演的儿子,骗了纽约画商基特里奇夫妇..

怀特,H.

怀特,H. : 1956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在罗切斯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韦尔斯利大学任教。1978年后一直任圣克鲁兹加州大学思想史教授。怀特著述颇多,在史学界和文学界都有..

科幻小说

《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 : 故事发生地点有两个:一是美国的一所大学,一是虚构的岑布拉国。叙述者查尔斯·金伯特曾是岑布拉国国王,在一场革命中被推翻,流亡到美国,隐姓埋名在大学里教书。岑布拉国政府后来派杀手到美..

《蝗灾之日》

《蝗灾之日》 :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好莱坞为背景,将毕业于耶鲁艺术学院的艺术家托德·哈克特创作的大型油画《洛杉矶在燃烧》作为中心象征,以他从美国东海岸来到好莱坞寻梦,却最终梦想..

《巴尔的摩旅馆》

《巴尔的摩旅馆》 : 这部喜剧是威尔逊首度引起公众关注的剧作,基于剧作家早年为谋生担任旅店夜间接待员时的见闻。故事发生在巴尔的摩一家破败铁路旅馆的大厅里,剧中人物繁杂,除了见多识广的前台伙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