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夫特,J.

    斯威夫特,J. :

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卒于都柏林。父亲是英国人,后定居于爱尔兰。他出生前数月,父亲去世,由叔父抚养。1686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692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1701年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1688年叔父去世,爱尔兰又发生政治动乱,斯威夫特前往英国。1689年受聘于他母家的远房亲戚W.邓波尔爵士(1628~1699),任私人秘书。1694年离开邓波尔的庄园摩尔帕克。同年加入英国国教会为教士,次年在贝尔法斯特附近任牧师。1696年回到摩尔帕克,直至1699年邓波尔去世。1697年写《书战》一文,为邓波尔的《论古代和现代学问》辩护,把迂腐的学究讽刺挖苦得淋漓尽致。

邓波尔死后,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圣帕特里克教区长和爱尔兰大法官C.伯克利伯爵二世(1649~1710)的私人牧师。不久重返伦敦,结交执政的辉格党的一些知名人士,希望有助于他在教会中谋取较好的职务。1701年他写了《关于雅典、罗马时期贵族与平民分歧、斗争的论述》一文,表明他的辉格党人的原则,并呼吁托利党人不要坚持对8名辉格党大臣的指控。

1704年,他的《一只澡盆的故事》《书战》和《圣灵的机械作用》等三篇讽刺文章汇集出版,批评宗教和学术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与非国教徒的礼拜和布道,模仿迂腐的学究的文笔,才气横溢,讽刺尖锐。1707年11月,斯威夫特写了叙事诗《鲍席斯和菲利蒙》。同年早些时候,他化名比克斯塔夫,写了《对1708年的预言》和《比克斯塔夫先生第一个预言的应验》(1708)等文章,挖苦占星学家J.帕特里奇,表现了他的机智和诙谐。

1710年11月,他又去伦敦。由于辉格党政府决心支持爱尔兰的非英国国教徒,斯威夫特开始与辉格党分裂。托利党组阁后,其首脑人物深知斯威夫特政治讽刺的威力,竭力争取他,于是斯威夫特就任托利党刊物《考察者》的主编。1712年发表《盟国的行为》一文,反对英国为西班牙皇位继承权问题而继续与法国作战,要求尽快结束战争。此文对1713年乌得勒支和约的缔结产生了影响。1713年,安妮女王任命斯威夫特为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主持牧师。1714年安妮女王的逝世和托利党政府的垮台,断绝了斯威夫特重新回到英国政治生活的最后希望。

在伦敦的生活对斯威夫特来说是重要的一段。除了政治活动和撰写政治文章以外,他还参加了一批有才华的文人所组织的社团“兄弟会”,为一些报纸写稿,与作家A.蒲柏、J.盖依、J.阿巴斯诺特(1667~1735)创办著名的斯克里布利勒斯俱乐部。他还著有《关于纠正、改进和确定英国语言的建议》(1712)。这时期他常将在伦敦的生活和见闻写信告诉在爱尔兰的女友E.约翰逊,这些信写得亲切自然,为英国书札文学中的珍品,后被辑为《给斯特拉的信》发表。

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后,继续著文立说。1720年发表《关于普遍使用爱尔兰货物的建议》,维护爱尔兰发展工业的权利,号召抵制英国货。1722年英国商人W.伍德贿赂乔治一世的德国情妇,获得在14年内为爱尔兰铸造价值10万英镑的便士的专利权。斯威夫特写了《布商的信》6封,于1724年2月开始发表,号召人民拒绝使用伍德铸造的货币。英国统治者大为震惊,悬赏300英镑捉拿《布商的信》的作者。但由于斯威夫特代表了人民的愿望,整个都柏林没有一个告密者,而群众抗议的浪潮越来越高,英国政府终于取消了伍德的专利权。

1727年斯威夫特写了《爱尔兰状况浅见》一文,揭露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的贫困状况。两年后发表著名的《一个小小的建议》一文,以统治阶级谋臣策士的口吻和忧国忧民的姿态,提议将贫民的婴儿卖给有钱人作为“菜肴”,不仅可以解决所谓贫民人口过多问题,而且可以“给有钱人一点乐趣”。文章口气之冷静,考虑之周密,更显出谋臣策士及其主子之毒辣、无情。此后,斯威夫特还写了《对佣人们的指示》《彬彬有礼的谈话》和一些诗歌。

斯威夫特在爱尔兰问题上的立场和他为爱尔兰所进行的斗争,赢得了爱尔兰人民的尊敬。1729年当他从英国回到都柏林时,全城钟声齐鸣,烟火腾空,对他表示热烈的欢迎。

斯威夫特最著名的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1726),以格列佛的口气叙述周游4国的情景。

《格列佛游记》插图

《格列佛游记》封面

斯威夫特的晚景比较凄凉。他在1742年9月大病后瘫痪。死后葬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为您推荐

蒙昭·阿卡丹庚·拉披帕

蒙昭·阿卡丹庚·拉披帕 : 生于皇族之家,是一位亲王的儿子,因此有机会到英国和美国求学,学习法律,有了在国外生活五年的经历。阿卡丹庚自幼聪颖好学,中学时期就对文学饶有兴趣,18岁起就翻译过西方文学作品..

《一位女士的画像》

《一位女士的画像》 : 故事叙述聪慧美貌的伊莎贝尔·阿契尔在父亲去世后,由姑母杜歇太太从美国带到了英国。杜歇先生是一个从美国到英国定居了30年的老银行家,儿子拉尔夫身患肺病。伊莎贝尔拒绝了青年..

《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

《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 :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佐治亚州的一个农村,中心情节是黑人布朗菲尔德开枪将善良贤惠的妻子残暴杀死。布朗菲尔德的心理变态与他童年时代的遭遇有关。父亲格兰奇·科普..

笛福,D.

巴尼斯,D.

巴尼斯,D. : 生于纽约州奥兰治,卒于纽约市。父母感情不和,疏于对巴尼斯的抚育和培养,没有送她去正式的学校,由做过作家和记者的祖母在纽约长岛家中负责教育她。曾就读普拉特学院,但6个月后就因经济困难辍学..

詹姆斯,H.

詹姆斯,H. : 生于纽约,卒于英国伦敦。父亲亨利爵士是哲学家、神学家,长兄威廉是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创11岁的詹姆斯与父亲始人。他生长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中,崇尚古老的欧洲文明。自幼往来于欧..

《筑堤人》

《筑堤人》 : 剧中主人公考古学家奥古斯特·豪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他必须赶在正在施工中的新堤坝湮没考古现场之前,挖掘出旧堤坝缔造者印第安神王的陵墓,而此时豪的妻子正和拥有这片土地的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