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罗洛普,A.

    特罗洛普,A. :

生于伦敦一个律师家庭,卒于伦敦。父亲性格古怪,业务不振。一家7口人靠母亲写作赚钱以维持生计;她共写了41部小说和游记,这种坚强勤劳的作风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由于家境贫寒,特罗洛普只能走读上学,受到富家子弟的歧视和凌辱。举家移居比利时后,父亲和一兄一姐相继死亡,生活困苦,这使他后来在小说创作中寄深切的同情于贫苦人民。他19岁进邮局,17年中一直从事枯燥无味的文书工作,时常还必须借债。这种窘迫境况后来真实地反映在他的小说《三个小文书》(1858)里。当他被派往爱尔兰管理乡镇邮务时,情况有所好转,结婚成家,并开始业余创作。但头两部描写爱尔兰市民生活的小说和一部历史小说均告失败。1851年,他又被派往英国西南部组织乡镇邮政,经常骑马驰骋于六七个郡之间,熟悉民间风俗习惯,以及乡民和牧师的生活情况。1855年发表一部以乡镇教区为背景的小说《养老院院长》,因而成名。此后,他在邮局任职,并继续写小说。英国的邮筒就是他在职期间发明设立的。

特罗洛普一生勤奋写作,共写了47部小说和一些游记、传记等。前期的主要作品是6部一组的“巴塞特郡小说”:《养老院院长》(1855)、《巴塞特寺院》(1857)、《索恩博士》(1858)、《弗拉姆利教区》(1861)、《阿林顿小屋》(1864)和《巴塞特最后的纪事》(1867)。这组小说以前两部最为著名,集中描写乡镇牧师和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含蓄地揭发了教会中人事倾轧和尔虞我诈,同时穿插了爱情故事,勾勒出新兴资产阶级虚伪丑恶的面貌。

他成名之后,开始广泛结交,接触到伦敦上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因此他后期转而描绘政界人士的生活。主要作品有6部一组的政治或议会小说,又名“巴里赛小说”:《你能原谅她吗?》(1864)、《费尼斯·芬恩》(1869)、《尤斯达丝的钻石》(1873)、《费尼斯重返》(1874)、《首相》(1876)和《公爵的子女们》(1880)。其中以《首相》为最佳。西方评论家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巴里赛是以帕麦斯顿和J.罗素两位勋爵首相为模特儿写成的,他由财政大臣升到内阁首相,但由于他的夫人干预政治,致使其身败名裂而被迫下台。不少社会学家从特罗洛普这一组政治小说中找到许多有关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王朝社会真实情况的宝贵资料。除去上述两组小说外,特罗洛普晚年还针对当时社会上道德日趋败坏和资产阶级的生活腐化的现象,写成两部优秀的作品,一部是无情讽刺金融家和投机商的小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1875),另一部是攻击私有财产和继承权的小说《斯卡包鲁一家》(1883)。

特罗洛普文笔隽永幽默,讽刺犀利,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发展自然流畅,叙述明净。他对事物的观察十分敏锐,在作品中又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并注入高尚的道德教育意义,他曾说:“一部小说的目的应寓道德教育于趣味性之中。”在政治上,他赞成社会改革逐渐实现,民主与教育渐渐在广大人民之中扩展开来,可以说不是个激进派。他虽然是个自由党人,可是在气质上更接近保守党人,因此他的小说也大多以喜剧来收场,善战胜恶,常情战胜非理性,安定的秩序战胜紊乱现象。

他由于在《自传》中公布了他每日坚持写作3小时,每一刻钟须写出250字,因而被当时的评论家认为是个文字匠,名次被排列在同时代的C.狄更斯、G.艾略特、W.M.萨克雷等小说家之后。直到他逝世50年后,经过一些知名的评论家对他的重新评价,他的声誉才重新恢复,作品也再度畅销。

为您推荐

狄更斯,C.

狄更斯,C. : 生于朴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卒于查塔姆附近。父亲是海军中的小职员,嗜酒好客,经常入不敷出。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起承担了繁重的家务。他只上过几年学校,主要靠自学和深入生活获..

阿拉尔孔,P.A.de

阿拉尔孔,P.A.de : 生于格拉纳达省的瓜迪什,卒于巴尔德莫罗。14岁进当地神学院学习神学,同时开始诗歌和小说创作。曾参与创建《西方的回声》周刊,并加入著名的文学团体“格拉纳达之弦”。在马德里主持出..

彭斯,R.

彭斯,R. : 生于艾尔郡阿洛韦镇一个农民家庭,卒于邓弗里斯郡邓弗里斯。自幼在田间劳动,辛勤20年,而家庭经济始终困难。他爱好诗歌,1783年开始写诗。1786年出版《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原想以诗集的收..

琪·布拉塔

斯蒂文森,R.L.

斯蒂文森,R.L. : 生于爱丁堡,卒于萨摩亚的瓦伊利马。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知名的建筑工程师。186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不久改学法律。1875年成为律师。在大学时期就从事写作,最初的作品是两部游..

《她们》

《她们》 : 讲述作者母校瓦瑟学院8名女毕业生离校后的生活遭遇,是麦卡锡最出名的小说。故事开始的时间是1933年6月,女主人公凯·斯特朗大学毕业,与从事戏剧行业的哈拉尔德在纽约圣乔治教堂结婚。凯是一..

沃伦,R.P.

沃伦,R.P. : 生于肯塔基,卒于斯特拉顿。曾在范德堡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求学,后去英国牛津大学深造。曾在范德堡大学、耶鲁大学等学校任教,同时从事创作,并参与《南方评论》杂志的创建和编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