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新闻)

“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刘少奇1956年5月28日在对新华社工作的一次谈话中使用的一组概念,又称“八字方针”。他针对当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主观主义和片面性的现象,提出“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和其他通讯社相比,尽管观点不一样,但是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这就能在世界上建立威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批判刘少奇提出此方针是妄图以资产阶级的客观、真实、公正的口号取代无产阶级党报的党性和阶级性,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新闻路线,宣传赤裸裸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理论战线的拨乱反正。刘少奇的这一观点得到新闻界的重新肯定。许多研究文章指出,“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有立场”是刘少奇对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关系的科学概括,应当成为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您推荐

报刊国家化(新闻)

报刊国家化:恩格斯批评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党报统制提案时使用的一种借喻。1892年德国党的这一提案要求用赎买的方法,将由党员和党影响下的社团创办的一切报刊全部改为党的正式机关报,党代表大会否定了此..

第四等级(新闻)

第四等级:又称“第四阶级”、“第四政府部门”,是西方对新闻界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喻示。1772年,英国记者经过多年争取获得国会旁听权,可以公开报道议员的发言和辩论,记者地位有所提高,后被人称为继贵族、僧侣、资..

全党办报(新闻)

全党办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首次明确提出来的词语。1944年2月16日在《本报创刊一千期》的社论中指出:“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但其思想起源要早得多。列宁早在1901年就提出报纸是..

群众办报(新闻)

政治家办报(新闻)

政治家办报:这一词语的一般含意是指无论什么报纸通常都是由政党、政府、政治集团和政治代表人物创办,是政治家办报。这一词语的特殊含义是1959年毛泽东批评当时中共新闻工作某些领导干部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前夕不懂党..

“耳目喉舌”论(新闻)

“耳目喉舌”论:对各种将新闻媒介视为耳目喉舌的新闻观点的统称。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使用“耳目喉舌”的概念,用于表述报刊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梁启超于1896年最早将报刊“去塞求通”的功能用“耳目喉舌”..

第六强国(新闻)

第六强国:斯大林文章中提到的对报刊重要作用的一种比喻。斯大林1923年4月在俄共(布)第12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说:“有人说,报刊是第六个强国。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强国,但是,它有力量,作用很大,这是无可争辩的。报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