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月刊,1943年7月1日创刊于北平。
“艺文杂志编辑部”编辑。“艺文社”出版,社长为周作人。北平新民印书馆总发行。1945年5月1日第3卷第4、5期合刊出版后停刊。
共出23期,16开本。该刊为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的文学刊物之一。
尽管《发刊词》标榜“这个杂志,一无运动,二无主张”,但实际上却是“大东亚文化建设运动的一翼”,要“为树立大东亚文学而努力”(见该刊预约征订广告)。该刊创作、评论、翻译并重。
散文、随笔在创作中居主要地位。其中周作人以药堂、知堂等笔名发表的散文最多,如《关于日本画家》、《汉文学的前途》、《岛崎藤村先生》、《苦口甘口》等。其他写散文随笔较多的柳雨生、纪果庵、傅芸子、废名、俞平伯等,都受周作人散文的影响。刊物也发表过一些小说、戏剧作品,如袁犀的《森林的寂寞》、梅娘的《动手术之前》、闻国新的《睡着的人》等短篇小说,陈绵的剧本《人群》等。
该刊的译介以日本文学为主。理论批评文章除对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的研究较有价值外,多数表现出“东亚文化融合论”的倾向。
主要撰稿者还有傅惜华、共鸣、龙沐勋、沈启无、毕树棠、尤炳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