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石(327—388): 东晋名将。字石奴,陈留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淝水之战时,以将军假节征讨大都督,与谢玄、谢琰等大破前秦军。“戎车方静”,积极提倡兴复儒学教育。太元九年(384)上《请兴国学疏》,强调教育在“陶铸”人品中的重要作用,“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翼善辅性,惟礼与学。虽理出自然,必须诱导。”认为晋世“王道未备,庠序之业,或废或兴”,遂致学子“陶铸缺日用之功,民性靡素丝之益”。他以“光武投戈而习诵、魏武(曹操)息马以修学”的范例,建议孝武帝“兴复国学,以训胄子;班下州郡,普修乡校。”达到“大启群蒙,茂兹成德”的目的。
为您推荐
袁瓌: 东晋教育家。字山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累官至临川郡太守,后为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曾上疏请建国学,得到晋成帝的赞成。咸康间,建有太学。认为教育的作用,在“崇典训以弘远代,明礼乐以流后生,所以导万物之性,畅为善..
李充: 东晋学者。字弘度,江夏(今湖北安陆)人。历任剡县令、大著作郎、中书侍郎等职。整理秘阁书籍。按经、史、子、诗赋四部分类,对中国图书分类法产生重要影响。在学术上初好刑名,后崇道家,亦不排儒。认为礼教之弊在“仁义..
孙绰(314—371): 东晋学者。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博学善文。长期
避居会稽,后任著作佐郎,迁散骑常侍等。较早提出儒佛合一的思想。认为:“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异名同实。“周孔之教,以孝为首。孝德之至,百行之..
戴邈: 东晋学者。字望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少好学,弱冠举秀才,尤精《史记》、《汉书》。历官邵陵内史、丞相军咨祭酒、征南军司。东晋初,上书请修学校。认为“帝王之所务,莫重于礼学”(《晋书·戴邈传》),兴学重教乃古来定制..
孔坦(286—336): 东晋官员。字君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颇有才识,东晋初任尚书郎,时举秀才孝廉需试儒经,士人多不敢参加。朝廷欲免除孝廉试经,而秀才如前制。他上奏朝廷,认为“经邦建国,教学为先”。古者且耕且学,三年而通一..
陈頵: 晋学者。字延思,陈留苦(今河南鹿邑东)人。少好学,有文义。西晋末东晋初,历任镇东行军参事、录事参军、天门太守、梁州刺史等。认为近世之纷乱,是取才失所,选官重虚誉而轻实事。加之“庄老之俗倾惑朝廷,养望者为弘雅,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