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 陆王学派的心性学说。为陆九渊首先提出。陆九渊《与李宰书》:“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断言心是唯一的实在,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认为心和理都是永恒不变的,其内涵,包括先天的仁、义、礼、智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万物的规律。学者所以为学,即是为了“明心”、“明理”。王守仁认为“理”就是“心”,“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主宰,“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答顾东桥书》)。因此断言“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紫阳书院集序》)。“心即理”说是陆王心学教育思想的理论根据。
为您推荐
存天理去人欲: 又称“穷天理灭人欲”。理学家关于教育任务的学说。《礼记·乐记》首先已将“天理”、“人欲”对举而论:“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
变化气质: 理学家的教育作用学说,又称“变化气禀”。宋儒认为人性可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纯然至善,气质之性因人而异,善恶并存。教育作用即是变化气质之性,以恢复天命之性。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
性即理: 理学家的人性学说。宋程颢、程颐首先提出。二程接过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观点,进而提出《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此言性之理也”(《二程遗书》卷二十四)。“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同..
人性善恶混: 西汉扬雄的人性学说。扬雄认为,人性兼含善恶,两者相杂,非独善或独恶。所谓“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强调教育的作用在于“修性”:“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
仁政: 孟子政治学说。孔子提倡礼治和德政,认为“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孟子继承和发挥孔子的思想,认为王者行政即“施仁”的过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
他对梁惠王说..
性恶说: 荀子的人性学说。《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爱好财利等自然情欲,即天性;善的道德伦理观念是后天人为加工的结果;强调性伪之分。又认为,没有自然本性,就用不着社会道德伦理的人为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