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致良知:
明王守仁提出的教育学说。“致”本于《大学》“致知”,有恢复、推极之意。“良知”出于《孟子·尽心上》:“人有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指天赋的道德意识。王守仁加以发挥,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宇宙的本体,既是天赋的道德准则,又是认识的对象。“致良知”即是把先天固有的“心之本体”扩充、发挥、表现,除去私欲蒙蔽,使人们的一切意念合乎封建伦理,也就达到了对真理的认识。进而推极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答顾东桥书》)。从思想到行动都自觉地纳入封建道德规范。他说“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寻讨,却是无根本的学问”(《传习录》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