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

五德: ①五种品德。(1)《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朱熹注:“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2)《孙子兵法·计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曹操注:“将宜五德备也。”②五行之德。战国末阴阳家邹衍对土、木、金、火、水五种原素的称谓。认为它们具有相生相克的性能,决定王朝的兴废。《史记·封禅书》:“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裴骃集解引如淳曰:“今其书有《五德终始》,五德各以所胜为行。”近入侯外庐等综考有关邹衍遗文,认为“邹衍的五德终始论,是一种循环的命定论  ‘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这样‘终而又始’地循环着。  它们的‘转移’虽没有一定整齐的期间,但其‘递兴废’总是命定的”(《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 651 页)。

为您推荐

忠恕

忠恕: 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论语·里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实则“忠”也就包含在“恕”里面。“忠”要求积极为人,如“为人谋而不..

观眸

观眸: 观测德操的方法。《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暸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朱熹注:“良,善也。眸子,目瞳子也 。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之..

忠: 道德规范。通常指诚实无欺。《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朱子语类》卷二七:“忠者,诚实无欺之名。”特殊涵义谓忠君。《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左传·成公二年》:“忠,社稷之固也。”《国语..

实行实用

孝: 古代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起源于先秦。《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此谓六顺也。”对孝有不同的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

心中贼

心中贼: 明王守仁的政治、道德用语。泛指被剥削阶级反抗封建统治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他称起义农民为“山中贼”,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文成公全书·与杨仕德、薛尚谦》)把“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

文吏

文吏: 文职低级官员。《史记·冯唐传》:“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汉书·何武传》:“武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论衡·程材》:“论者多谓儒生不及彼文吏。”《后汉书·光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