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烛成篇

刻烛成篇:

形容诗才文才十分敏捷的典故。

事出《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大意是说,齐竟陵王萧子良曾在夜里召集文人学士刻烛计时写诗,蜡烛烧完一寸之前必须写出八句诗。萧文琰说:“烧一寸蜡烛的时间写八句诗有什么难的?”于是便和丘令楷、江洪等人一块儿以打铜钵为时间标准,铜钵声一停诗便写成。后来人们便以“刻烛成篇”、“刻烛题诗”、“刻烛诗”、“刻烛”、“刻烛分笺”、“刻烛分题”、“吟烛”等语来表示限时写诗,形容诗才敏捷。如吴伟业《西泠闺咏之二》:“卖珠补屋花应满,刻烛成篇锦不如。”韩驹《和馆中上元游葆真宫观灯》:“多情好共春流转,刻烛题诗又一回。”韩元吉《念奴娇·次陆务观见贻念奴娇韵》:“春水移船花似雾,醉里题诗刻烛。”吴伟业《无题》之四:“藏钩酒向刘郎赌,刻烛诗从谢女夸。”徐铉《赌棋赋诗输刘起居奂》:“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顾彩《桃花扇·序》:“一时刻烛分笺,叠鼓竞吹,觉浩浩落落如午夜之联诗,而性情加鬯。”吴伟业《寿总宪龚公芝麓》:“月明歌舞出帘栊,刻烛分题挥洒中。”刘筠《夜宴》:“吟烛唯忧尽,杯筹岂易防。”

为您推荐

郑笺

郑笺:指对古书的注解。典出《后汉书·卷七九·卫宏传》:“郑玄作毛诗笺。”大意是说,东汉郑玄为毛公所传《诗经》作了笺注。汉代传授《诗经》的原有齐、鲁、韩、毛四家,其中毛诗出现得最晚,而且当时三家诗已立学官,得到了官..

三十乘书

三十乘书: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大意是讲,西晋文学家张华酷..

王珣椽笔

王珣椽笔:形容作品优秀或写作才能突出的典故。事出《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所附“王珣”条:“(王)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大意是说,晋朝的王珣曾经..

萧斋

郝隆晒腹

郝隆晒腹:形容满腹学问的典故。事出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大意是说,晋朝时有七月七日曝晒衣服的习惯,而郝隆却在这天出门仰卧在太阳底下,别人问他怎么回事..

笔耕

笔耕:旧时文人称笔墨工作为笔耕,就象农民耕田播种一样。语出华峤《后汉书》(《艺文类聚·卷五十八》所引):“(班)超佣书劳苦,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耕乎!’”大意是说,东汉时的班超为他人抄书十分..

三余读书

三余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