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早年在家乡念书并做小学教师。“五四”运动前夕,他热情阅读《新青年》等刊物,接受新思想,并投身文学革命运动,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成为该团体小说创作的代表。1923年迁居上海,入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后改任开明书店编辑。
抗日战争期间,其苏州青石弄故居藏书均被流散。1949年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等。读书使叶氏走上了文学之路。少年时代,《唐诗三百首》和《白香词谱》,令他“特别觉得新鲜”,“也看过好些旧小说,如《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都看过好几遍”。
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中学时为学英文而读的华盛顿·欧文的《见闻杂记》一书,“那富于诗趣的描写,那看似平淡而实有深味的叙述”,使他爱赏不已。其1914年写的第一篇文言小说就是“有意摹仿华盛顿·欧文的笔趣”的试笔(《杂谈我的写作》)。诚如他在《叶圣陶选集·自序》中所说:“如果不读英文,不接触那些用英文写的文学作品,我决不会写什么小说。”生平不喜收藏,认为“收藏是没有底的”,“收藏者总希望藏品代代相传,始终完备如初,其实过不了多少时候,甚至刚刚闭上眼睛,藏品就四处流散了”(叶至诚《四起三落》)。早年撰有《书桌》、《读书》、《从焚书到读书》等文,表述自己对于读书问题的看法。他在《读书的态度》一文中曾总结读书有三种,“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一种是批判的态度”,“又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而“青年应当抱而且必须抱的是第二种态度”,“要使书为你自己用,不要让你自己去做书的奴隶”。并认为读书范围要广,阅读必须认真,努力消化,既要分析,又要综合,把书的内容融入自身的生活,以便深切的处理人生。
参见 叶圣陶序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