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读书

叶圣陶读书: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早年在家乡念书并做小学教师。“五四”运动前夕,他热情阅读《新青年》等刊物,接受新思想,并投身文学革命运动,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成为该团体小说创作的代表。1923年迁居上海,入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后改任开明书店编辑。

抗日战争期间,其苏州青石弄故居藏书均被流散。1949年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等。读书使叶氏走上了文学之路。少年时代,《唐诗三百首》和《白香词谱》,令他“特别觉得新鲜”,“也看过好些旧小说,如《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都看过好几遍”。

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中学时为学英文而读的华盛顿·欧文的《见闻杂记》一书,“那富于诗趣的描写,那看似平淡而实有深味的叙述”,使他爱赏不已。其1914年写的第一篇文言小说就是“有意摹仿华盛顿·欧文的笔趣”的试笔(《杂谈我的写作》)。诚如他在《叶圣陶选集·自序》中所说:“如果不读英文,不接触那些用英文写的文学作品,我决不会写什么小说。”生平不喜收藏,认为“收藏是没有底的”,“收藏者总希望藏品代代相传,始终完备如初,其实过不了多少时候,甚至刚刚闭上眼睛,藏品就四处流散了”(叶至诚《四起三落》)。早年撰有《书桌》、《读书》、《从焚书到读书》等文,表述自己对于读书问题的看法。他在《读书的态度》一文中曾总结读书有三种,“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一种是批判的态度”,“又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而“青年应当抱而且必须抱的是第二种态度”,“要使书为你自己用,不要让你自己去做书的奴隶”。并认为读书范围要广,阅读必须认真,努力消化,既要分析,又要综合,把书的内容融入自身的生活,以便深切的处理人生。

参见 叶圣陶序跋集

为您推荐

宗白华读书

宗白华读书:宗白华(1897-1986)祖籍江苏常熟,生于安徽安庆。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早年就读于南京、青岛、上海各学校。因《华严经》词句优美,引起阅读兴趣,开始对佛学和哲学加以研究。尤钟情于庄子的哲学、人格及治学方法..

梁漱溟读书

梁漱溟读书:梁漱溟(1893-1989),北京人。着名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六岁开蒙读书。先后经过家塾、中西小学堂、启蒙学堂、顺天中学,后自学。自述幼年读完《三字经》后,不再读四书五经,而是读朗朗上口的《地球韵言》,并学英文,“..

潘光旦读书

潘光旦读书:潘光旦(1899-1967),宝山(今属上海)人。优生学家、社会学家。191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校。其间,每年暑假、寒假,他都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我的计划是每个暑假学一种经书或史书,也曾搞过一个暑假的《说文》,…..

刘海粟读书

顾颉刚读书

顾颉刚读书: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齐鲁大学、复旦大学任教,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也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一生着述颇丰,主要有《..

黄侃量守庐读书生活

黄侃量守庐读书生活:黄侃(1886-1935)字季刚、梅君、季子等,号运甓,别署病蝉、刚翁等,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国学大师。三岁即从江叔海(瀚)先生问学,授《论语》。早慧,有“圣童”之目。家有藏书,读经而外,复纵览诸子史传,学问..

朱谦之读书

朱谦之读书:朱谦之(1899-1972)字情牵,福州人。史学家、哲学家。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后赴日本留学。1932年后,任职中山大学。1949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毕生以读书着书为乐。从入小学起,每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