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1911- ),字皇闻,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
文学翻译家、作家。193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曾任中学教员、大学教师及报刊编辑,积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着译甚多,译有《凯旋门》、《流亡曲》等,着有《动乱一年》、《百花洲畔》等。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在晚年的随笔中自述“如果从六岁上学那天算起,到今天我已读了整整七十年的书”,“我喜爱读书,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
”并表示“多读些书,接受一点新的知识已成为我头等重要的大事。”(《广博才能返约》)主张“读书既要广博,又要专精,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精,在专精的原则下求广博”(《活到老学到老》)。“我在念中学时,杂七杂八的书都看,我不但看中国古典名着,也贪婪地阅读外国小说,同时我对我国的古典戏曲、诗词特别爱好。《词综》是我经常诵读的选集。这些作品为我搞创作、搞翻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广博才能返约》)又有感于外国有些作家知识渊博,遂诱发其更多地读书,如美术、生物、生理、《圣经》、佛教、《古兰经》等书。
认为“书看得越多、越博,写作翻译时就越得心应手。”晚年读书弥笃,“现在看书的时间太少了,要是一天有48个小时该多好!我和爱人常常在吃饭、休息时,将各人看的书的内容互相转述,这样也多少能省掉一些时间”。朱氏与罗洪的共同读书生活不晚于1932年。那以后不久,他们在故乡松江拥有了“一间正式的书室”。
四个定做的高大书橱,收藏着他们陆续选购到的书。到1937年8月,以侵华日机轰炸而全部弃毁。行箧中仅朱氏携出德国作家H·列普曼的《地下火》和挪威作家K·汉姆生的《大地的成长》,罗氏选出林译《黑奴吁天录》和鲁迅的《呐喊》这每人两种的藏书。其中,罗洪自述选择上述两书的动因道:“我接触文学作品,是从《黑奴吁天录》开始的,它使我少年时代的思想开阔起来,引起读更多作品的兴趣,所以是值得纪念的。我带走的《呐喊》,是我自己买的第一本新文学作品。
”(《书的失落 梦的失落》)抗日战争胜利后,定居上海。不仅买书,而且还到旧货商店“陆续买到几个相当好的书橱”,“几年时间,空空的书橱都快装满了,迎来了全国解放”。这批藏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连同书橱、书桌均被抄没未还。
罗氏在1989年9月回忆道:“有时候想到这些书,特别是想到那两本值得纪念的书,总有一种依依之情,在我心头浮沉。因为我少年时代的梦,随着这两本书的失落而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