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权万卷书斋读书生活

戈宝权万卷书斋读书生活:

戈宝权(1913- ),江苏东台人。

外国文学研究家和翻译家。着名新闻家戈公振(1890-1935)之侄。自幼喜读书、抄书、钉书,被家人目为“书呆子”。《点石斋画报》、《伊索寓言演义》、《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均为之喜爱。少时曾得叔父公振“房子是一块砖头一块砖头造成的,学问是一本书一本书读成的”赠言,并得寄赠《托尔斯泰儿童文学类编》一套六册,从而被引导向俄国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之路。“我从15岁到上海起直到22岁出国,这是我为后来的‘万卷书斋’收集藏书的开始。”(《我的万卷书斋》)但这批主要买自上海四马路书店街(今福州路)的图书,在日军侵占其家乡东台时被劫散。1935年后在莫斯科工作的三年间,则“经常到高尔基大街、艺术剧院街、铁匠桥和阿尔巴特大街一带的新旧书店去买书,特别是搜购旧书……主要是俄国古典作家的文集,研究他们的论着以及回忆他们的稀有珍本书”。他说:“由于爱看书,我也很喜欢逛书店。即使不买书,逛逛书店,浏览一下各科新旧书籍,也是一种乐趣。”“我这种对图书的爱好经久不断,甚至后来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要逛书店和托人买书。”“我现在已经到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龄了,尽管视力衰退,但我还是热爱书籍,经常还要上图书馆、逛书店、浏览图书目录,书籍差不多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只有‘读万卷书’,才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更为广博;……正因为这样,我的叔父在我童年时写给我的那句话:‘学问是一本书一本书读成的’,至今还经常响在我的耳边!”(《学问是一本书一本书读成的》)因此名书斋为“万卷书斋”。其藏书以俄国及其各民族文学史料、1900年前后的中外文学珍善本、东欧作家作品、中国文学作品及当代作家签名本作品为特色,主要是其30年代和50年代在苏联、东欧期间搜集入藏的,多达2万卷。

“以致我终日生活在书堆中,工作在书堆中,寝睡在书堆中”(《我的万卷书斋》)。

1986年,乃“化一人之乐为万人之乐”(王子野赠语),将书斋藏书全部捐献国家。南京图书馆专辟戈宝权藏书室集中保存。顾廷龙为此室题有戈氏画像跋,中有“(戈氏)酷爱中外书籍,勤访博览,积聚逾五十年。……专家藏书,自成系统,一旦出而供诸全省,抑将使读者窥其治学之途径,继武有成,实为津逮宝筏”等语。

为您推荐

刘征流外楼读书生活

刘征流外楼读书生活:刘征(1926- )本名刘国正,北京市人,作家。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从事中学语文教科书编写工作30余年。1949年以来,每一套全国统编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大都曾参与编写或审定,着有《语文教学谈》..

秦牧读书

秦牧读书: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秦牧是其笔名。作家。原籍广东澄海。生于香港,幼年、少年时代在新加坡,回国后在香港等地上中学。抗战期间辗转各地,当过教师和编辑。1949年后在广东工作。曾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主要作..

琦君读书

琦君读书:琦君(1917- )原名潘希真,台湾散文家。生于浙江永嘉。出身小康之家。5岁时在家庭老师教授下开始学习方块字。7岁时,已获读《诗经》、唐诗并练习大字。此后,一边读《女诫》、《孟子》、《论语》、《左传》等书,一边..

胡道静海隅文库读书生活

雷梦水读书

雷梦水读书:雷梦水(1921- ),河北冀县人。版本目录学家。15岁时,读至高小肄业,即师从舅父孙殿起(耀卿),至北京琉璃厂通学斋书肆学业。先后学习了张之洞《书目答问》及诸前辈的目录版本知识。日后在书肆业务中又得朱自清、邓..

张秀亚读书

张秀亚读书:张秀亚(1919- )笔名陈蓝、亚蓝等,祖籍河南,生于河北黄骅。台湾散文家。15岁时开始在华北、华中各大报刊的文艺版上发表作品。三年后考入辅仁大学,先入中文系,后转西语系。曾与文友组织“文艺座谈会”,创办《文苑..

吴祖光·新凤霞读书

吴祖光·新凤霞读书:吴祖光(1917- )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武进。戏剧家。早年在北京读书。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湖南和四川的戏剧学校任教并从事创作。主要剧作品有《风雪夜归人》、《捉鬼传》、《闯江湖》等。新凤霞(1928-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