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权(1913- ),江苏东台人。
外国文学研究家和翻译家。着名新闻家戈公振(1890-1935)之侄。自幼喜读书、抄书、钉书,被家人目为“书呆子”。《点石斋画报》、《伊索寓言演义》、《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均为之喜爱。少时曾得叔父公振“房子是一块砖头一块砖头造成的,学问是一本书一本书读成的”赠言,并得寄赠《托尔斯泰儿童文学类编》一套六册,从而被引导向俄国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之路。“我从15岁到上海起直到22岁出国,这是我为后来的‘万卷书斋’收集藏书的开始。”(《我的万卷书斋》)但这批主要买自上海四马路书店街(今福州路)的图书,在日军侵占其家乡东台时被劫散。1935年后在莫斯科工作的三年间,则“经常到高尔基大街、艺术剧院街、铁匠桥和阿尔巴特大街一带的新旧书店去买书,特别是搜购旧书……主要是俄国古典作家的文集,研究他们的论着以及回忆他们的稀有珍本书”。他说:“由于爱看书,我也很喜欢逛书店。即使不买书,逛逛书店,浏览一下各科新旧书籍,也是一种乐趣。”“我这种对图书的爱好经久不断,甚至后来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要逛书店和托人买书。”“我现在已经到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龄了,尽管视力衰退,但我还是热爱书籍,经常还要上图书馆、逛书店、浏览图书目录,书籍差不多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只有‘读万卷书’,才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更为广博;……正因为这样,我的叔父在我童年时写给我的那句话:‘学问是一本书一本书读成的’,至今还经常响在我的耳边!”(《学问是一本书一本书读成的》)因此名书斋为“万卷书斋”。其藏书以俄国及其各民族文学史料、1900年前后的中外文学珍善本、东欧作家作品、中国文学作品及当代作家签名本作品为特色,主要是其30年代和50年代在苏联、东欧期间搜集入藏的,多达2万卷。
“以致我终日生活在书堆中,工作在书堆中,寝睡在书堆中”(《我的万卷书斋》)。
1986年,乃“化一人之乐为万人之乐”(王子野赠语),将书斋藏书全部捐献国家。南京图书馆专辟戈宝权藏书室集中保存。顾廷龙为此室题有戈氏画像跋,中有“(戈氏)酷爱中外书籍,勤访博览,积聚逾五十年。……专家藏书,自成系统,一旦出而供诸全省,抑将使读者窥其治学之途径,继武有成,实为津逮宝筏”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