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群体化传播媒介 : 又称“非群体化传播工具”。相对于群体化传播媒介而言的传播范围小、受众规模有限的传播媒介。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出这一概念。托夫勒认为,第一次浪潮(即农业社会) 时期,人们的传播活动极其有限,主要通过家庭来建立自己对现实的认识模式。第二次浪潮(即工业社会) 时期,出现了群体化传播媒介,它们穿越区域、种族、部落以及语言的界限,使社会思想领域里流通的形象,完全一致化了。某些视觉形象,传播非常广泛,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如成百个新闻明星,成千种普遍公认的名牌商品,经过大型报刊、广播等各种媒介的广泛传播,成为了世界形象行列中的标准内容。这种集中产生出来的形象,由群体化的传播媒介灌输到群众的心目中,形成了工业社会生产制度要求的标准行为规范。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时期的传播媒介则呈现出非群体化特点。随着电子媒介尤其是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的广泛采用,信息流动大大加速,飞进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信息,每天都会受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群体化的传播媒介不仅没有扩大,反而突然被削弱了,大型报纸正在丧失读者,综合性广播电视节目的视听者也在减少;而非群体化传播媒介则开始兴盛,小型的地方性、专业性报刊、专题性的广播电视节目也越来越受欢迎,受众一次又一次地分化,文化层次和内容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多元化要求。这一变化将改变人们的日常信息结构,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从而对人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