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平衡手法 : 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例如,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一位女硕士毕业后同其丈夫自愿去西藏工作。这条简短的消息末尾,还报道了女硕士说的一句话:“或许我们在那里干不了一辈子,但是我希望在那里有我们流动的生命。”这句话使女硕士的行为更加可信,也给她将来可能自西藏返回留有回旋的余地(避免了新闻报道常常加在先进人物身上的压力),实际上也是报纸给自己留有余地。又如,曾有一个时期,有的报刊报道一些气功师讲气功时所作的表演,从头到尾都在渲染“灵、灵、灵”,成千听众都被气功师的手势动作弄得前仰后合,读后叫人不可思议。但西方的这类报道,讲究平衡,一位西方记者在报道同一表演时,也以较多篇幅报道现场的神奇效果,但他不忘写上几句:一些人对此并没有什么反应,有的听众还怀疑是心理作用所致等。这篇报道虽对气功称奇,但表明并非无可疑之处,读后给人以心理上某种程度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记者实际上保留了将来重新认识和报道气功的权利。
平衡手法不是将多种因素、多种意思均衡地、中庸地报道,仍然是把某种因素、意见作主要的因素、意见,突出进行报道。平衡手法所追求的目标,是更准确地反映事物及其内外联系,表现令受众更加信服的倾向,是寓倾向性于全面、客观、公正之中。
按照过去的报道模式,新闻报道几乎分成了纯表扬和纯批评两大类型,凡被表扬者绝不涉及其一点儿不足,凡被批评者绝不提及半点长处。这些做法实际上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社会效果,有时还会产生不好的效果。比如为了宣传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优越性和农村的大好形势,有一度报纸上宣传了不少万元户、电视村之类,那些文章妙笔生花,渲染农村变富,一时造成群众心理失衡。城市居民以为农民都富起来了,自己收入变化都不大,物价上涨,怨言颇多。即使同是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的一些农民看到本地变化甚少,埋怨国家把他们忘了。实际上,万元户、电视村在当时农村是极少的。新闻工作者初衷很好,可报道的最终效果并不好,就在于只报了“一面之辞”。如果采用平衡手法,用较多篇幅报道电视村的变化之后,再写上(情况若是这样的话)陪同采访的县长告诉记者,象这样的电视村在全县只有两三个,即使在这个村里也还有三五家是借钱买的电视机。这样写,一方面能给人以信心和鼓舞,同时也不使人产生盲目乐观及其他副作用。象报道上面县长所说的情况,不只是给全社会送去这个电视村的信息,也送去了广大农村面貌变化中带有定量分析的信息。向决策层、向社会送去全面、准确的信息,这是新闻记者应尽的责任。
我国新闻媒介有着批评坏人坏事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媒介要善于进行人民内部的批评,善于对好人做错事进行批评,这是发展舆论监督的需要。对于这类批评,要重视平衡,适当报道有利于被批评者的材料,包括肯定其优点和长处,可以防止批评报道的过大伤害,增强批评的正面效果。中国青年报1988年3月报道“武威收报事件”,批评了事件的责任者、武威地委书记,又在后续报道中,借用两位干部之口,说了他的好话:“地委书记平时民主作风还比较好,也善于团结人,工作也扎实,总的来说是个好同志。但这次收报事件不管他主观上怎么想,事实上压制了不同意见。”这段报道使地委书记感动不己,认为报纸既批评了他的错误,又肯定了他的人格和工作,他登门感谢记者,并感谢报社,而且很快公开检讨了错误。
平衡手法很适用于改革开放的报道宣传。改革时期许多事物处于迅速变动之中,人们一时还不能完全地、绝对地肯定某种变动的合理性,只能作相对的肯定,一切有待于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平衡手法是用较少的笔墨(有时只是两三句话),交待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方面的联系,不作绝对肯定,能给人以启发。比如,前些年,河北一家造纸厂的厂长马胜利,成为新闻人物。有一次他发表谈话,说是他要联营一百家造纸厂。这条新闻,有的媒介报了,的有没有报。报了,是因为它有新闻价值,联营是经济改革中提倡的;没报的,是担心这条新闻所宣传的东西立不住。如果用平衡手法处理这条新闻,效果就会好得多。记者可以去了解一下经济界人士对此事的看法,在如实报道马胜利的谈话后写上:但此间经济界人士也有人担心,企业联营得按经济规律办事,离开经营条件和经济效益去追求联营厂家的数目,未必是明智的。如果用这样一条相左的意见来平衡一下,不但这条新闻可发,而且是一条对社会、对马胜利本人都有益处的新闻。
平衡手法,不但在记者采写稿件时可以运用,编辑在处理稿件时也可以运用。比如,在发表揭露不正之风的报道的同时,刊登同一类型的好人好事的报道,让读者不但因批评坏人坏事而解气,又增添了对社会正气的信心和希望。再如,利用言论与报道平衡,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在一篇报道可能产生负作用时,尤其需要用短评、按语或编后话来平衡,以增强正面效果,消除负面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