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革命设想的论点 : 20世纪80年代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再认识展开的学术讨论,围绕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设想问题,不少论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袁亚愚在《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5期发表《“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单独一国获胜”并非马、恩的观点》一文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要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或胜利;并非马、恩的观点。马、恩的主张是,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欧美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首先(但非同时)发生和取得胜利。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不在于对无产阶级革命可能首先在数国或单独一国发生和胜利的判断上(这是马、恩也提出过的)而在于肯定了经济落后国家、工人阶级数量较少的国家,可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的条件,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论。接着,李良瑜在《江淮论坛》1980年第6期发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过“同时胜利”的理论吗》认为:恩格斯有过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发生”的提法,但是这种“同时发生”说并不等同于“同时胜利”论,“同时胜利”论实质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问题的一种形而上学理论,不应强加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就在于: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可以首先在个别国家发生(这是马、恩已经提过的),而且可能获胜;打破了马、恩在论述社会主义革命问题时,以西欧、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对象的框框;把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获胜的理论发展成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两年之后,王井在《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2期发表《难道马、恩没有“同时胜利”的观点吗?》一文认为:马恩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胜利”的思想,并且是始终坚持的。同时,王洪福等在《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2期也发表《对马克思主义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误解》一文提出:马、恩没有“同时胜利”思想,也没有“一国胜利”思想,而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它包括以下方面:内容的世界性,它要推翻整个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活动范围的世界性;社会主义革命从时间上说是一个整个历史时代,不是一次行动,不能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目的。不久,段若非在《江淮论坛》1983年第3期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提出,具备了必要条件,经济落后国家(指刚刚踏上资本主义道路,而尚未充分发展的国家),是可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对此,许英鹏等也在《惠州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发表了《简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同时胜利论”到“一国胜利论”的思想发展》,则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上有一个从“同时发生论”或“同时胜利论”向“一国胜利论”转变的过程,他们自己渐渐地抛弃了“同时胜利论”。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