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 : 中国古代富有园林气息的祭祀建筑群。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郊,现存主要建筑为宋金所建。晋地古称为唐,西周初,成王之弟叔虞被封至唐,称唐叔虞。据《水经注》记载,至迟到北魏时就有唐叔虞祠,现存的晋祠以圣母殿为中心建筑,祀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南向,殿前由南至北中轴线上排列有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和飞梁。献殿、对越坊之间左右有钟楼和鼓楼。中轴线东西分布着许多其他较小的祠庙,分祀叔虞、关帝、文昌、水母、东岳、三圣等,都是明清建筑。有一条小河从基地西沿流入,向东南过会仙桥后再向南流出。还有许多亭、桥以及周柏隋槐、晋水三泉散布在各组建筑之间。浓荫四布,曲水回合,很有园林风味。
圣母殿重建于北宋天圣年间,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九脊顶,四周是围廊,前廊深达2间,十分宽敞。此殿角柱升高很显著,上檐更甚,使檐端曲线柔合,整体造型轻巧开朗。殿内有著名的宋塑精品侍女和女官像(见晋祠圣母殿彩塑)。殿前的飞梁是架在一座名为鱼沼的方形小池上的十字平面石桥,十字中心为方形平台,由平台通向前后为平桥,通向左右则斜下,形如大鸟展翅欲飞,可能这就是它得名的原因。飞梁为梁式桥,桥下立于水中的石柱、斗拱和梁木还都是宋代原物。殿前有水池,池心架立平台,四向通桥,类似的布局在敦煌唐宋壁画大型经变画中所见甚多,但实物仅此一例。献殿重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面阔3间,单檐九脊顶。献殿是宋、金寺院祠庙中常见的露台(或称路台),即舞台和献物台的转变,系于台上建层。它仍保持了露台的一些痕迹,四面无墙,仅以栅栏区隔。
晋祠建筑群自古就是晋中的胜游佳处,庙会极多,平均每6天就有1次,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文化娱乐中心,宗教气氛已减弱。建筑对此也作了相应的考虑,如居于基地中心的圣母祠建筑群没有围墙,和周围众多祠庙的外部空间完全融合在一起,开朗活泼;开敞的献殿、波光桥影的鱼沼飞梁和造型空灵的圣母殿都渲染出了氛围的轻松明朗。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