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

    气韵 :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气韵理论源于先秦、两汉时代的"气本原"说,即认为充溢于宇宙间的"气"是构成万物与生命的基本原质。气韵最先见用于品评人物,特指人的精神气质和仪表风尚;继之被转用于文论,用以讨论作者的思想个性对作品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和意义。南北朝时代,气韵被运用到美术领域,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论,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法,从此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与批评的重要原则与标准,并由人物画推及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的创作。
  对气韵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如何获得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历史上存在着不?墓鄣恪R恢掷砺廴衔鲜谴醋魍瓿珊笞髌纷匀欢惶逑殖隼吹囊帐跣Ч皇窃は肽康牡拇锍珊徒銎颈誓Ч苤圃斐隼吹模碚呷缜宕抟还稹R恢掷砺廴衔系米员誓脑说骱涂凸畚锵蟮纳杌妫誓目菔ǖ妥匀痪爸碌脑蒲涛眦埃际瞧仙挠衫春途咛逄逑帧;褂幸恢掷砺劢系韧诜绺瘢康髌系米蕴烊坏墓鄣愕募吮硐质瞧?"生知"说,即认为气韵来自艺术家的天性,而不是后天所能学到的,代表者是宋代的郭若虚和明代的董其昌。
  理解上的分歧源自气韵这一概念的复杂性。传统绘画中的气韵,实际上包括3个方面:客观世界的描绘、主观精神的表现和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的运用。气韵生动作为一种艺术效果是这3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是由感物、应心直到传达创作全过程完成后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如山水画的创作,首先是画家通过饱游跃看,在大自然中积累了丰富的印象和感受,产生了创作上的冲动,于是对所得的印象和感受在头脑中加以去粗取精,剔伪存真的艺术概括和提炼,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托志于物,融情于理的过程;当情理合一的艺术形象已经在头脑中形成,画家攘臂搦管,以情驱笔,心手相应,气力相合,力求创作出来自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特有的审美意境。整个的创作过程,既是对审美客体的本质美的把握与发掘,也是创作文体艺术家思想感情和创作心态的显示和升华,而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收到的效果是"情缘景而发,景以情而活",并借助富有感情色彩的艺术语言──笔触的气势节奏、水墨的滋润酣畅、物象的俯仰开合、时空的虚实动静等,予以生动而充分的表现,结构出形与神、情与理、物与我高度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使欣赏者感受到无论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还是构成这些形象的表现因素,无不充满了勃郁的生机和盎然的诗意。

为您推荐

文章以气韵为主

文章以气韵为主:【文章以气韵为主】指明文学作品要以生动传神和富有韵味为主,而不能徒求辞采藻绘的表面装饰。 宋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一《文章以气韵为主》:“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 乍读渊明诗..

气韵

气韵:【气韵】这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其具体含义,也有多方面:①指艺术形象的生动。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

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气韵生动】为南齐谢赫《古画品录》所提出,见C气韵D条。 对这一提法,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认为以“生动”释“气韵”,故句读为“气韵,生动是也。 ”气韵]条取此一解。 二是以“生动”作为“气韵”的标准,即“..

气韵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