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

气韵:【气韵】这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其具体含义,也有多方面:①指艺术形象的生动。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这在文艺美学史上是第一次提出“气韵”,并让它居绘画六法之首,足见推崇备至。
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别体细微,多自赫始。
遂使委巷逐末,皆类效颦。
至于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壮雅之怀。
”如果不能使作品中形象栩栩如生,只知道在细微处效梁,以为有气韵了,其实也还是不符合壮雅之怀。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六法精论,万占不移。
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者可学。
如其气韵,必在求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
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颐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
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巳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所谓神之又神,面能精得。
凡画必周气韵,方号世珍。
不尔,虽竭巧思,止众工之,虽日画而非面。
故杨氏不能受其师,轮扁不能传其子,系于得自天机,出于灵府也。
”不仅说明气韵与生动的关系,还说明了气韵与人品、天才的关系。
清黄越《二十四画品》:“穴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居笔法,妙在画外。
如音栖弦,如烟成。
天风冷冷,水波泼渗。
体物周流,无小无大。
读书万卷,底几心会。
”对富有气的作品,作了形象性的描述。
②着重指艺术形象的神似,是对生动的进一步要求。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今之画,似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与形似相对,气韵即神似。
与此看法相同的还有宋李,在《古今诗话》中说:“谢赫云,他卫协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群雄,诚旷代绝笔。
欧阳文忠《盘车图》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情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此真识画也。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人物以形模当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乃为合作。
若形似无生气,神彩至脱格,皆病也。
”③指天地间之真气在作品中的表现,也就是对象的精神实质获得巧妙自然的艺术表现。
清唐岱《绘事发微·气韵》,“画山水贵乎气韵。
气韵者非云烟雾也,是天地之真气。
凡物无气不生。
山气从石内发出,以聘明时望山,其苍茫润泽之气,腾腾欲动,故画山水以气韵为先也。
谢赫所云六法,‘一日气韵生动,二日骨法用笔,三日应物象形,四日随类传彩,五日经营位置,六日传移模写。
’六法中原以气的为先,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
气韵由笔墨而生,或取浑而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
用笔不痴不弱,是得笔之气也。
用暴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使石上苍润之气欲吐,是得墨之气也。
不知此法,淡雅则枯涩,老健则重浊,细巧则怯弱矣,此皆不得气韵之病也。
气韵与格法相合,格法熟则气全,故人作画岂易载!”这里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论气与的的关系,受到入一定的影响,五代荆浩《笔法记》让及画有六要时说:“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前者,隐迹立形,备迹立形,备仪不俗。
”意思是说,艺术家要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取出对象的主要特征,而在创造形象时又要隐去自己的笔迹,不让欣赏者看出自己的技巧。
这样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既能体现作者的情思气质,又能突出对象的有代表性的方面,就会高雅而不俗,使余味不尽,东树《昭昧詹言》卷一,“读古人诗,须观其气韵。
气者,气味也:韵者,态度风致也。
如对名花,其可爱处,必在形象之外。
气韵分雅俗,意象分大小高下,笔势分强弱,而古人妙处十得六七矣。
”清龚贤《柴丈画说·画家四要》:“先言笔法,再论墨气,去客心惊,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拌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望蓟门》)是也。
”张巡、祖咏的诗表现出作者的精神气质是激奋、高昂。
宋蔡唐《蔡宽夫诗话》则以书法为例:“今书史自少即学楷法,往往自不解破体,其人岂皆端愿者邪?人物之高下,要自其书之气韵观之,盖精神所离,有必不可掩者,初不在真与草也。
”⑥指人物的风度神韵。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刘义庆《世说》十卷,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
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为您推荐

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 : 指作品中表现出灵动活泼的情状与趣味,多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语出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