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陆机关于文学创作中物、意、文三者关系的论述。
语出《文赋》:“夫其放言遣词,良多变矣。妍媸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物,指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即作家要表现的对象;意,指作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掌握,亦即作家艺术构思的内容;文,指表现意的语言形式。所谓“意不称物”,即作家的主观认识和艺术构思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与物不副称;所谓“文不逮意”,即言不及意,语言难于完全表达出作家艺术构思的内容。
陆机认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是作家创作过程中常常遇到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这是他长期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在《文赋》中重点讨论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陆机之前,古人早有论述。《庄子·天道》中,就论述过言与意的关系。庄子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所贵也。故视而所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认为,语言只能表达事物的“形色名声”,而不能完全表达人们对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认识。
认为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是“道”,而“道”非形非色,无声无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庄子的看法显然有些片面、绝对,但他指出了“言”难于尽“意”这个问题,是有借鉴意义的。
在陆机之后,刘勰也谈到过意与言的关系。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刘勰认为,艺术构思可以任意遐想,容易奇妙;语言表达是实实在在的,要字句落实,很难把奇妙的构思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
与陆机的看法更为切近的是宋代苏轼关于物、意、言关系的论述。他在《答谢民师书》中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苏轼认为,认识事物的精妙之处,并能了然于心,是相当难的,很少有人能做到;至于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那就更难了。苏轼的论述与陆机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意思基本相同。庄子、陆机、刘勰、苏轼等人关于物、意、文之关系的论述,对文学创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提醒作家必须认真观察、体验客观现实,仔细研究和深入体会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同时还要广泛阅读经史百家,从前人的优秀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语言和艺术技巧。
这是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