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一种批评理论和方法。
是由波兰美学理论家英伽顿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体现于文学作品的体验中而产生的。现象学批评认为,文学作品的产生,是作者意识的有意行为,是针对一个客体的;作品中含有潜在的,没有被完全实现的成分和许多陈述中不确定的地方;读者可以在自己的意识中重新体验它们,通过“积极阅读”以意识过程在时间上的推移对纸上文字的先后顺序作出反应,以“填补”文本中潜在的、不确定的各个方面,使文学作品的轮廓具体化;读者和作者的意识过程是“共同创作”的过程,使读者意识到一种现实化的、带有价值标准的“审美实体”,呈现出一个完整丰富的世界。现象学批评为德国文论中的接受美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