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②

筝:弦鸣(拨奏)乐器。春秋战国时已流行。司马迁《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云:“夫击瓮、叩缻、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后汉刘熙《释名》说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故名筝。其形制为:筝体是长条形音箱,桐木制作。面板弧形,底板平直并开有两个音孔。筝体的头与尾各设有前梁、后梁,两梁之间的面板上立有筝柱,以支撑筝弦。筝柱可以左右移动以改变弦长、音高。筝在汉、晋以前为12弦,唐以后为13弦,明、清以来为15弦、16弦。现代的筝为21弦、25弦、26弦等。通常按五声音阶(do、re、mi、sol、la)定弦,fa、si由左手按柱的左侧弦段取得。改革后的筝有机械变音装置,便于转调。筝的音域为:16弦A—a1,21弦D—d3,25弦A1—g3。传统技法有:右手托、劈、抹、挑、勾、剔、撮、摇等,左手揉、颤、点、按、泛、吟等。20世纪50年代赵玉斋首创双手在筝柱后边弹奏和弦、复调,丰富了筝的演奏技法。

为您推荐

筚篥②

筚篥:气鸣(簧管)乐器。隋以前称“必栗”或“悲篥”。《隋书》、《旧唐书》、《通典》并作“筚篥”,《新唐书》、《乐府杂录》作“觱篥”。隋唐时期用于宫廷燕乐。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等多种形制。《旧唐书·音乐..

康国乐②

康国乐:隋九部乐、唐十部乐之一(唐九部乐作“康国伎”)。古代康国又称飒秣建、萨末鞬,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隋书·音乐志》说:“康国,起自周武帝娉北狄为后,得其所获西戎伎。”有歌曲《戢殿农和正》,舞..

帕莱斯特里纳风格②

帕莱斯特里纳风格:即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约1525~1594年)的音乐作品风格。帕莱斯特里纳以写宗教音乐著称,音乐充满人文主义内容,广泛运用意大利民间音乐的素材。一般采用自然音阶教会调式的模仿复调,旋律线条流畅,..

阮②

角②

角:气鸣(吹管)乐器。古代吹奏乐器。初用动物的角吹奏,后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作。唐代段成式《觱篥格》:“革角,长王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古角木为之,今以铜,即古..

江派②

江派:明代琴派。明初松江琴家刘鸿、张收称松江派,简称江派。另有一些提倡以词配曲的琴家如黄龙山、杨表正、杨抡等人,多活动在南京,也被后人称为“江派”。其注重琴歌的伴奏艺术为特点,琴曲较单纯,以配合演唱,多一字一..

巴洛克风格②

巴洛克风格:17世纪初~18世纪中叶的欧洲音乐文化。原指17、18世纪欧洲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国装饰华丽的建筑风格。此词在18世纪中叶的欧洲艺术史、艺术批评中被使用,它构成了一个特定的音乐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