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墓石刻②

王建墓石刻:五代前蜀雕刻。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即“永陵”。王建(847~918),字光图。河南舞阳人。少时屠牛,贩私盐为业,唐末任壁州(今四川通江)剌史等,后被唐王朝封为“蜀王”。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定“蜀”,史称“前蜀”。光天元年(918)王建病殁,葬于四川成都北郊“永陵”。1942年被发掘。墓分前、中、后3室。后室石床上置王建石座像,高86厘米,头戴王冠,身穿衮袍,腰束玉带,体躯硕壮,足穿皮靴,袖手坐于半圆形几上,表情严肃;其方面大厚,阔口高额,眉骨轩昂的容貌与《五代史.前蜀世家》上记载王的特征“隆眉广颡,状貌伟然”相吻合。可见为写实作品。另外石雕像的衣服是当时帝王的便装。像的比例结构处理得当,衣褶简括自然,袍服柔软质地也表现得很有真实。据文献记载,王建于武成五年(912年)建寿昌殿于龙兴宫,曾令人在壁上画自己的肖像,其子王衍即位后,曾多次令画家写王建之“真容”及铸像。可惜这些肖像作品早已不存。这一件石雕像是王建的唯一像,也是现在保存的唯一中国古代帝皇肖像雕刻。而且在陵中发现尚属孤例。王建墓中室是棺椁的地方。一棺床作须弥座式,两侧列置12个石雕半身神将,个个被甲戴盔,瞪目竖眉,作扶棺状,神志勇猛,意在护卫帝陵、驱除凶邪。棺床南、东、西三面雕刻乐舞浮雕24幅,正面4幅,东西两面各10幅。正面中部两立像作挥袖对舞状,余均坐像,各执乐器演奏。有萧、笛、琵琶、筝、箜篌、吹叶、笙、钹、铜鼓、拍板、羯鼓、篪、小觱篥等,神情动姿各异,似可听到各种乐器清脆悠扬的演奏声,形成一支完整的宫廷乐队。它属于唐五代“燕乐”(饮宴宾客时吹奏的音乐)中的坐部(即席地而坐演奏)。这种“燕乐”是汉化了的“龟兹乐”体系,(龟兹乐在今新疆地区,古时称龟兹国),所以包括不少古代西北民族的乐器。此浮雕画面为研究古代乐舞、乐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还有龙凤、莲荷、云纹等祥瑞图案10余幅。乐伎的浮雕面目丰腴圆润,两手灵活,面部表情丰富,人体比例结构合理,衣纹简练自然而有韵律,线条飘逸流畅,形象十分生动和优美,富有真实感。

为您推荐

人物铜镜浮雕②

人物铜镜浮雕:金代青铜器装饰。1975年在黑龙江绥棱出土。铜镜直径36厘米,厚重端庄,表面通体施铅,镜背浮雕图案分上、下两部分。底下为线条流畅之波纹及穿行双鱼。上为一座假山,山顶、山脚有两棵干枝,右为一着短袍戴尖..

妇好墓玉石雕刻②

妇好墓玉石雕刻:商代后期雕刻。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妇好为殷王武丁之妻,庙号辛。墓中出土的文物,有玉质装饰品426件,石雕艺术品15件和若干牙雕、骨雕,多雕成动物、鸟形、人形等。其玉人13件,其一,为圆雕..

杂剧人物砖雕②

杂剧人物砖雕:杂剧人物砖雕为宋、金、元时期砖室墓中砖雕题材。北宋时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邻近一带已开始流行,仿木结构建筑壁间嵌有杂剧雕砖的砖室墓。如北宋末年河南禹县白沙墓和偃师酒流沟的小型砖墓,墓室壁间都..

长台关墓木雕②

孝陵石刻②

孝陵石刻:明代雕刻。在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是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之陵前石雕像。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到洪武十六年(1383)完工。神道两侧,向西北一段长618米,有石兽6种,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共30余件。每..

东陵石刻②

东陵石刻:清代雕刻。清代的一处帝、后陵墓区。在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部马兰峪的昌瑞山下,是一座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王、后妃陵墓石雕群像。康熙二年(1663)始修,陵区面积达250平方公里,有顺治帝孝陵、康熙帝景陵、乾..

南阳画像石②

南阳画像石:东汉画像石。河南南阳数十年来出土画像石1200余块,是东汉达官显官(即上流人士)墓葬中的雕刻品。是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崇尚厚葬习俗的产物。题材内容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约可分天文星象、神话传说、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