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中国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一些地区的传统戏曲的统称,它包含了流行于长沙、湘谭一带的长沙湘剧,流行于衡阳一带的衡阳湘剧;广义的湘剧还包括祁剧。湘剧由明朝万历年间昆腔传入湖南而开始形成,已约有三四百年历史,溶入了江西弋阳腔、安徽汉剧等多种戏曲腔调,至今兼唱昆腔、高腔(由弋阳腔演化而成)、南北路(即来自汉剧的“皮黄”)及弹腔(由汉、徽剧曲调结合当地方言及音乐而形成)。湘剧传统剧目遗产十分丰富。如高腔的《南游记》、《步月斩马》,昆腔的《曹操堕马》、《伯喈赏荷》,弹腔的《太白醉写》、《马嵬逼妃》等,都为其他剧种所罕见,并保留了《金印记》、《拜月记》等整本的高腔戏。演出时乐队较为简单,仅鼓板、大锣等6人,称为“文武六场”。演高腔时,文武六场均要帮腔;演昆腔时,文场用两支笛子或两支唢呐伴奏;抗日战争时期,湘剧艺人在田汉的主持下曾成立了“长沙湘剧抗敌宣传队”(最多时有7支演出队)。1938年开始活动,1940年春被国民党政府取消抗敌宣传队员名义,但湘剧艺人仍继续坚持抗敌宣传。演出过田汉编写的《旅伴》、《江汉之歌》、《土桥之战》及艺人自已编写的《罗汉奸》、《梁红玉》、《雁门关》等,罗裕挺、吴绍艺等湘剧艺人还先后死于国难,为宣传抗敌救亡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湘剧在整理传统剧目和表现现代生活诸方面也都有相当的成绩。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