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②

昆曲:戏曲剧种。也叫“昆腔”、“昆山腔”、“昆剧”。起源于江苏昆山。元代昆山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经顾坚等人整理加工,明代初期已有“昆山腔”之名。至嘉靖年间,又经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等人吸收海盐腔、弋阳腔和当地民间曲调,更逐渐丰富。昆曲曲调婉转舒徐,细腻优雅,素有“水磨腔”之称。伴奏乐器兼用笛、箫、笙、琵琶以及鼓、板、锣等。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表演上注重动作的优美,舞蹈性强,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明末它在舞台艺术上总结宋元以来戏曲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并在全国各地逐渐地广泛流传开来,对许多剧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出现了北昆、湘昆、川昆、宁昆等许多支派,形成了一种声腔系统。清代中叶,地方戏曲蓬勃发展,而昆曲日益脱离群众,逐渐走向衰落。解放前几乎绝迹于舞台。但在京剧、川剧、徽剧、婺剧、湘剧等剧种中,尚保存了若干昆曲剧目与表演艺术。解放后,为抢救祖国文化遗产,昆曲工作者整理出了一批传统剧目,进行了艺术改革,并在培养青年演员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使古老的昆曲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常演的传统剧目有《游园惊梦》、《思凡》、《痴梦》、《跪池》等单出和经过整理改编的《太白醉酒》、《十五贯》、《西园记》等剧目。

为您推荐

王实甫②

王实甫:中国元代著名戏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其活动的年代可能与关汉卿相去不远。王实甫所作的杂剧,名目可考者共有13部,流传至今的仅有《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3部。《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

湘剧②

湘剧:中国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一些地区的传统戏曲的统称,它包含了流行于长沙、湘谭一带的长沙湘剧,流行于衡阳一带的衡阳湘剧;广义的湘剧还包括祁剧。湘剧由明朝万历年间昆腔传入湖南而开始形成,已约有三四百年历史,溶..

京剧②

京剧:戏曲剧种。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流行全国。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剧种,它是在南方“徽剧”、“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戈腔”、“秦腔“和地方小调的精华,又结合了北京语言特点,加以融合、演变逐渐形成的剧种..

汤显祖②

川剧②

川剧:中国戏曲剧种。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川剧于清代末期正式形成,包容了四川的灯戏及由外省传入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等5种声腔艺术。最初,5种声腔均单独在四川演出,后因经常同台表演,相互影响,..

汪桂芬②

汪桂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名谦,字艳秋,号美仙。汪桂芬7岁起拜陈兰笙为师,学老生。1878年倒嗓后改任场面,为程长庚操琴。程死后重行登台,唱法师宗程派而又有所革新变化,在当时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京剧老生“后三杰..

沪剧②

沪剧: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后来采用演出文明戏的形式,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申曲是沪剧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