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郭沫若完成了《屈原》的创作。
剧本借屈原形象的再现,抨击了妥协投降、独裁卖国的反动政府,歌颂了不畏强暴、坚毅抗敌的爱国者。剧本在《中央日报》副刊连载,巧妙地突破了国民党的文禁统治。
初稿完成后,周恩来多次肯定该剧的政治意义,支持该剧上演。
当时参加演出的有金山、白杨、张瑞芳、顾而己、施超等,导演为陈鲤庭。
在排演前,郭沫若还专门把导演和演员请到家中,讲解剧本梗概,介绍有关历史背景。周恩来多次前来观看排演,向演员讲解演出的政治意义。他说:屈原受迫害,忧愤而作《离骚》,“皖南事变后我们也受迫害,写这个戏很有意义。”1942年4月3日在重庆正式公演《屈原》,连演二十一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特别是剧中的雷电颂,表达了国统区人民对独裁统治的愤怒控诉,因而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因此也刺痛了国民党当局,不久被国民党政府查禁。在剧本上演的同时,《新华日报》和其他进步报刊,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和诗词唱和,围绕《屈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论争的中心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演《屈原》,二是《屈原》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是否统一。
郭沫若先后写了《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历史·史剧·现实》、《〈屈原〉与〈李尔王〉》以及《献给现实的蟠桃》等文章,阐述了《屈原》的创作思想和历史剧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