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顿学派

勃列顿学派:

20世纪初,英国电影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从“勃列顿学派”的影片中表现出来。

1900年,斯密士在总名叫《滑稽的面部表情》的一系列影片中,开始应用了特写镜头,在《让我继续做梦》、《一只老鼠》、《小医生》、《丑恶的牙齿》等影片中使用了现代意义的蒙太奇。以后,他在《祖母的放大镜》等影片中运用更加合理的蒙太奇,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获得了有世界意义的成功。他在1901年摄制的《玛丽·珍尼的灾祸》标志着这种电影的一个新阶段。他把摄影机变成了活动的东西,使观众能从各种角度来看电影,从而使电影有了重要的发展。

电影由此创立了自己的表现方法,从舞台上解放出来。威廉孙在摄制新闻片中,发展了卢米埃尔的表现方法,在《亨莱赛船》、《中国教会被袭记》、《橡皮头人》、《生发药水》和《一个大吞食者》等影片中运用了特技。1902至1903年,他摄制了《士兵的归来》和《一个战前和战后的后备兵》两片,第一次表现了社会问题。保罗在1900年前后摄制了《彼卡德里马戏团的摩托车表演》、《庞贝城的末日》和《神剑》等影片,并在1903年制成了第一部大型神话片《北极旅行记》。海普华斯也在这段时间摄制了《打不完的乒乓球》、《捍卫祖国》和《爱丽丝漫游仙境记》等影片。总之,在1900至1903年间,英国对电影的贡献很大,由于这时绝大部分电影工作者都在勃列顿,所以在电影史上这个时期的英国电影学派被称为“勃列顿派”。他们突出的贡献是给电影带来了蒙太奇,追逐场面平行动作,某种社会性的现实主义和露天场景。

为您推荐

青年电影流派

青年电影流派:西班牙出现电影流派。其特点是让那些年轻的“进步的”或过时的明星做主角,题材是反映社会思想风俗在年轻一代中所发生的变化。它力求清新、直接了当、具有见证力,是一种介于纪录和讽刺批评之间的影片。它们..

共现风格

共现风格:70年代苏联电影文学的一种新风格。它认为生活本身丰富多样,含有各种风格因素。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更有条件反映这种多样性,因此应综合各种风格因素而形成一种“共现风格”。如把“诗的电影”和“散文电影”的..

战斗电影

战斗电影:出现在法国的一种非商业性的、反映社会政治斗争的纪录电影。它在法国政治电影中,色彩最浓,与现实生活连接最紧,其起源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大量出现并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是在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它是由各..

罗马尼亚电影法规

纪录片学派

纪录片学派:1929年,约翰·格里尔逊摄制了以捕鱼为题材的《漂网渔船》。这部具有“交响乐式”蒙太奇并带有异国情调的纪录片获得很大成功,使得一些热心的青年电影工作者以它为核心,组成了一个团体,叫做“纪录片学派”。这个..

第三电影

第三电影:又称“游击队电影”。以反对殖民主义为目标的电影。由古巴电影导演费南多·索拉那斯和奥太维·葛蒂诺于70年代初首先提出。他们要求把电影作为一种战斗武器来配合亚非拉的反对新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

波兰学派

波兰学派:西方资产阶级影评家对波兰具有“反体制”倾向的电影的总称。1956年,扬·科特在《神话与真实》一文中猛烈攻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而掀起了一股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浪潮。不久以后,电影导演亚历山大·福特大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