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派电影理论

社会心理学派电影理论:

苏联电影理论家魏茨曼所创。

他认为,苏联电影创作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一个学派——“社会心理学派”。这个学派的特点是,通过电影艺术手段研究人和社会集团、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作品“怎样才能适应阶级和党对待社会现象的态度和要求”。社会心理学派包括各种风格和体裁的作品,如代表人物之一格拉西莫夫的创作(《人与兽》、《记者》、《湖畔》、《热爱人》)遵循的是这样的原则:观察——分析——严谨的结论。在艺术为道德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他的作品表现了“对人的信任,对人的精神创造的信任以及苏联人民精神的一致性”。

在格拉西莫夫的作品中,艺术虚构服从于对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的逻辑,情节发展适应于生活的自然流动,在形式上表现为长篇小说式的结构。一批以“实干家”为主人公的“生产题材”影片(《奖金》等)表现的实际上就是对生产问题的社会学调查,同时也对工人的新特点、对生产集体中新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艺术-社会分析,以表现国际政治事件为内容的“政治电影”(《这是一个甜蜜的字眼——自由!》等),对影片所表现的问题,进行了社会一心理研究,表现了事件的起因和后果。

而一系列以妇女为主人公的影片(《卡里尼科娃医生的每一天》等),等于是对当代苏联社会中妇女问题的社会调查。此外,许多表现农村和青年问题的影片,也体现了社会心理学派的特点。

社会心理学派电影创作的出发点在于,一个人是和他人、集体、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社会心理学派电影作品不表现孤立于社会-集体之外的所谓“纯个人”的精神世界,也不从抽象的、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角度去表现人的问题。

为您推荐

加拿大电影委员会

加拿大电影委员会:加拿大最重要的电影机构,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威望。这是一个政府机构,1939年5月根据格里尔森的建议成立。委员会由一个拥有八名成员的小组领导,政府的电影专员任主席。自创建以来,该委员会一直坚持格里尔..

电影批评

电影批评:电影学的一个分支,任务是分析、判断和评价具体的电影作品。研究对象为作家、作品。由于批评的角度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批评方法和模式。美国电影理论家比尔·尼柯尔斯把电影批评分为两大形态:①“背景批评”,把影片..

照相本体论

照相本体论:巴赞和克拉考尔关于电影本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巴赞看来,在其它艺术中,原型与复制品之间总有艺术家作为“中介”去加以干预,因此不够真实。只有在电影中,由于它是“照相术的延伸”,所以在复制品之间可能不经过艺..

蒙太奇心理学

太平洋电影资料馆

太平洋电影资料馆:附属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艺术博物馆的一家电影资料馆。由影片收藏家汤姆·勒迪创建并负责。现在已成为一个电影文化的高级场所,适宜于人们对于凡是涉及电影领域的一切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它汇集了一批曾..

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

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60年代中期西欧电影理论界出现的新学派。到70年代,在英美电影界也流行起来。其特点大致有以下方面,①与西方其它电影理论相比,它的内容十分庞杂,既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派之论,但凡被冠以这一称号的电影..

巴赞后电影理论

巴赞后电影理论:巴赞纪实美学以后出现的修正他的理论。认为巴赞强调再现现实的特征,而忽视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主体表现意识。法国的“新浪潮”一方面将纪实美学倡导的自然、逼真地反映现实发展到照相式地描绘一切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