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结束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诗经》经学也随之结束南学北学的对峙,而出现北学并入南学的统一。《北史·儒林传序》云:“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师训纷纶,无所取正。隋文……平一寰宇,顿天网以掩之,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齐、鲁、赵、魏,学者尤多。
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及帝暮年,不悦儒术,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于开皇之初。征辟儒生,远近毕至,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之下。
纳言定其差次,一以闻奏焉。
于时旧儒多已凋亡,惟信都刘士元(焯)、河间刘光伯(炫)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古今,后世钻仰。所制诸经义疏,搢绅咸宗之。
”北学慕南学,统一于南学之后,北学遂亡。刘焯、刘炫也是“以北人而染南习,变朴质说经之体,蹈华腴害骨之讥;盖为风气所转移,不得不俯从时尚也。”(皮锡瑞《经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