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选

元曲选:

元杂剧选集。共选杂剧一百种,故又名《元人百种曲》。编选者臧懋循(1550-1620)生活在明代后期,与汤显祖、冯梦龙等人同时,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大学教授)。因率性任情,被劾罢官,回浙江老家隐居,从此以编书自娱。编书多种,其中,以《元曲选》最为着名。杂剧虽然在元代非常兴盛,甚至被现代学者视为元代文学的标志,有所谓“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但在当时,却是“下里巴人”,是市井艺术,进入不了文学殿堂,因此便自生自灭,流传至今的不过一百六十余种,仅仅是现存剧目的四分之一。其中还有十三种只有曲文,并非全本;还有数十种是30年代才发现的。也就是说,我们关于元代杂剧的知识,主要来自这部《元曲选》,如果没有它,我们对元代杂剧的了解只能是一鳞半爪。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无法判断选家眼光的高低,既不能说入选者就一定是上乘之作,也不能说未入选者就一定是平庸之作。事实上,关汉卿的《单刀会》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等一流作品就没有被选入。据臧懋循在书前的自序中称,他编选这部《元曲选》的目的,是为了让明代作家了解“元曲之妙”,而其所谓“妙”主要指音乐韵律上的“当行”。臧懋循在选择剧本时不但以此为重要的标准,而且在书前编排了多种附录,详细介绍元曲的音乐韵律特点。这种用心,现代读者很难体会,甚至会认为讲究音乐韵律是“形式主义”。但杂剧作为歌剧艺术,音乐韵律就是它的生命,没有它,杂剧就很难活跃在舞台上,即使情节再曲折,唱词再精彩,也只能作为案头读物。这就是杂剧后来终归沉寂的原因。现代学者隋树森将近几十年陆续发现的元代杂剧刻本和抄本共六十二种汇编为《元曲选外编》,加上臧懋循的这部《元曲选》,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看见的元杂剧的全部。

为您推荐

《元曲选家臧懋循》

《元曲选家臧懋循》:徐朔方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10月版。4万字。戏曲家评传。明代戏曲评论家臧懋循因选编《元曲选》而闻名于世,本书是系统介绍臧氏生平和《元曲选》的价值的专着。内容包括3个部分:一、臧懋循和他的..

元曲释词(语言)

元曲释词(语言):训诂书。顾学颉、王学奇着。所收词语以元杂剧为主,元散曲、小令为辅,而以南戏、诸宫调、明清戏剧、话本、小说作为佐证,旁参经史子集、笔记杂着有关资料。共收词目三千条,包括附目共五千多条。释词时考察词..

什么是元曲

什么是元曲 : 说到元曲,我们马上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唐诗和宋词的界定非常明确,唐诗有古体,有近体,但都是诗;宋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但都是词。元曲就不一样了。广义地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剧..

《元曲选外编》

《元曲选》

《元曲选》 : 元代杂剧选集。一名《元人百种曲》。明代臧懋循选编。臧懋循(1550~1620),字晋叔,号顾渚。长兴(今属浙江)人。与同郡吴稼竳、吴梦旸、茅维合称"四子",著名于当时。万历元年(1573)中举,万历八年中进士。由..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 : 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