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霸

王霸:

孟子归纳的两种统治方法。王与霸,都指君临天下,但以仁德服人者如尧、舜、禹、汤等称王,以武力服人者如齐桓公、晋文公等则称霸。孟子便用“王”与“霸”来概括两种对立的统治方法,即所谓“王道”与“霸道”,简称“王霸”。在孟子那里,“王道”并非道德说教或高谈阔论,而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作为前提的。养生丧死是古代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孟子认为,君主实行王道的先决条件,就是要使人民有“恒产”(固定资产)。在孟子时代,固定资产就是田地,耕者有其田,百姓不饥不寒,养生送死无憾,然后对人民施行教化,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这样,天下的人民自然都会归心。事实上,孟子所谓的“王道”与其主张的仁政是一回事。霸道则与王道相反,以崇尚暴力、征战、扩张为特点,这是孟子时代诸侯各国普遍推行的政策,尽管残酷,却是富国强兵之道。霸道的实质是君主至上,一切以君主利益为转移,故不惜以牺牲人民的生活甚至生命为代价,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孟子是民本主义者,主张“民贵君轻”,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他旗帜鲜明地反对霸道,将其视为“暴政”。但是,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霸道更有市场,连儒家大师荀子也不得不承认,王道和霸道各有不同的功用,王道得天下,霸道强天下。在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的西汉,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推行孟子设想的王道,宣帝刘询说:汉家自有制度,王霸道杂用,为什么要纯用德教!王道和霸道杂用,也就是后来历代王朝的政治特色。

为您推荐

晋朝

晋朝:(265-420)西晋和东晋两个王朝的合称。晋原为西周初年所封的诸侯国,封地在今山西西南部。三国后期,司马懿诛灭曹爽集团,控制魏国实权,传至其子司马昭,曹魏已经名存实亡。因司马氏原籍温县(今属河南)为古晋国地,故司马昭得..

崇富论

崇富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阐扬的贫富观念。司马迁在《史记》中特辟有“货殖列传”,记载古今以工商致富的奇才,如范蠡(越王谋臣)、子贡(孔子弟子)、鲁人猗顿、巴寡妇清、蜀郡卓氏、宣曲任氏等,都富可敌国,与王者同乐。司马..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生卒】:1654—1722【介绍】: 清朝最杰出的皇帝。清顺治帝第三子,名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是其在位期间的年号。康熙帝即位时年仅八岁,根据顺治遗诏,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鳌拜曾统帅满洲铁骑..

大一统

南北朝

南北朝:(420-589)分裂的时代。公元420年后,在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史称“南朝”。四朝先后相续,均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其改朝换代的方式都是“禅代”,国名都是采取开国皇帝在前朝的封号,如刘裕在东晋被封..

抱道贸禄

抱道贸禄:东汉王充关于儒生入仕的经济观点。儒生就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是儒生的人生追求。孔子有“谋道不谋食”的教诲,是要弟子胸有大志,不要只为衣食打算。但入仕为官,自然要涉及经济问题,如俸禄。古人..

食货

食货:今人所谓的“经济”。“食货”二字,最早出自《尚书·洪范》,其所谓“八政”,第一就是“食”,第二就是“货”,实际上是概指一切经济,包括农业和商业,即国计民生。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载:食,指农殖五谷和可以食用的东西;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