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夫作

夫作:


天作高山,天生岐山,
大王荒之。①太王垦治。
彼作矣,太王创业,
文王康之。②文王赓续。
彼徂矣,③文王去世。
岐有夷之行。④岐山道路今平易。
子孙保之!子孙要珍惜!



【注】①大(tai)王:即太王,指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荒:开垦治理。②康:通“赓”,赓续。③徂(cu):通“殂”,死去。④夷:平坦。行(hang):道路。

从本诗的内容和在《周颂》里的位置来看,这是周成王祀岐山的乐歌。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之先王古公亶父时代,熏育、戎狄经常向周民族进攻,掠夺土地和财物。于是古公亶父带着自己的部族离开豳地(公刘所建邑之处),渡过漆河、沮河,越过梁山,迁居到岐山南面的周原(今陕西省扶凤县界)。到这里以后,古公亶父率领大家开垦土地,耕种务农,营建城廓室屋,使民安居乐业。《大雅·緜》一诗曾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一过程和情景。古公亶父之迁岐,可以说是周民族走向强盛的重要转折点。他死后被追尊太王,百姓也都赞颂他的功德。如《鲁颂·閟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就是说古公亶父使周民族开始强大起来,可以与商民族等齐抗衡了。至于周文王,他是古公亶父少子季历之子,他继承了先祖功业(诗中“文王康之”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扬树达先生《诗周颂天作篇解》释“康”字为“庚”字,即赓续之意),进一步发展了周的势力,不但伐密伐崇取得了胜利(此一事迹又见《大雅·皇矣》),还制定了攻伐之法(参前《维清》赏文),并为后来灭商取天下打下了基础。
正因为如此,周民族克殷之后,天下统一,思缅先王,于是有祭岐山之举。《易·升卦》六四就有“王用享于岐山”的记载。《荀子·王制》又说:“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闲。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看来荀子又认为岐山有神灵,保佑周民族。他也将《天作》理解为祭岐山神灵之歌。
本诗一开始说:天生就了这高高的岐山,太王开始在这儿垦辟荒芜。太王创立了这份家业,文王又赓续其功。后来文王虽然去世了,但由于他生前的苦心经营,终于使周民族日益强大,得以克殷取天下。不过,诗中不是直接说出这后一意思,而是说原来那个险阻难行的岐山如今有了平易的道路。于是,太王筚路蓝缕之功,文王承继先王之德,就形象地表达出来了。读者还可以想下去:这始于岐山的道路,伴随着周民族向东征伐的马蹄声和呐喊声,正向前延伸,遍及天下。正是:普天之路,始于岐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本诗最后一句“子孙保之”,是参加祭祀者的自誓,也是对后代子孙的期望和勉励。
这首诗朴质无华,但并不枯燥寡味。如前面所分析的,其歌功颂德之辞,总是紧扣祭祀岐山的活动展开的。而在我们读者的眼前,至今也似乎耸立着那高高的而又笼罩着神密气氛的岐山呢。

为您推荐

[诗经]大司命

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敲开九天的大门, 纷吾乘兮玄云。乘上纷扬的黑云。 令飘风兮先驱,命旋风为我清道, 使冻雨兮洒尘。让暴雨滌尽路尘! 君迥翔兮以下,您飞旋着从天而降, 踰空桑兮从女。①我越过空桑随您同行。 纷总总兮九州,天..

[诗经]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原文〕 东门之枌, 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 婆娑其下。 (栩、下,鱼部。) 穀旦于差,(韩差作嗟。) 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 市也婆娑。 (差、娑,歌元借韵。) 穀旦于逝, 越以..

[诗经]涉江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我从小喜欢这奇服啊, 年既老而不衰。年龄既老而毫无衰减。 带长铗之陆离兮,①腰佩曼长的宝剑啊, 冠切云之崔嵬。②头戴巍峨的高冠。 被明月兮珮宝璐。③明珠挂身啊宝玉悬。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④举世污..

[诗经]赉①

[诗经]少司命

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①“秋兰哟麋芜, 罗生兮堂下。长满堂下,多么兴旺。 绿叶兮素华,叶儿青绿、花儿洁白, 芳菲菲兮袭予。扑面的花气一阵阵香。 夫人兮自有美子,各人都有美好的儿女, 荪何以兮愁苦?②您哟为什么还在忧伤?” 秋兰..

[诗经]哀郢

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皇天哪竟这样变化无常, 何百姓之震愆!百姓哪何其震惊、凄惶! 民离散而相失兮,我与君王分离、家人散失, 方仲春而东迁。①正当仲春二月,被远徙东方。 去故乡而就远兮,离别了故乡乘舟远去, 遵江夏以流亡。②..

[诗经]东君

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朝日即将升起东方, 照吾槛兮扶桑。①从扶桑把我的栏杆照亮。 抚余马兮安驱,我骑着马儿缓缓而行, 夜皎皎兮既明。夜空已透露明亮的晨光。 驾龙辀兮乘雷,我驾起龙车、乘上疾雷, 载云旗兮委蛇。满车的云旗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