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边塞诗派”(诗歌)

盛唐“边塞诗派”:盛唐期间描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诗派。以高适和岑参(715—770)为代表,并称“高岑”。还有王昌龄、李颀(690?—715?)、王之涣、崔颢(704—754)等。开元、天宝年间对外战争频繁,诗人抒写将士立功报国的乐观豪迈精神和在征戍生活中复杂矛盾的情感。塞外的奇异景色,使诗篇增添异彩,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氛。边塞诗使诗歌题材更加开阔,为描写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您推荐

排比(诗歌)

排比:修辞格的一种。又称排叠。把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内容紧密相联的一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郭沫若:《..

汉“乐府”(诗歌)

汉“乐府”:汉代的诗歌体裁。《汉书·艺文志》记载:“自考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乐府诗有郊庙歌、燕射歌及舞曲,是贵族特制的乐府,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鼓吹曲和横吹曲是..

北宋“江西诗派”(诗歌)

北宋“江西诗派”:北宋末年吕本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列举“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故得名。这些诗人并非江西籍,南宋的一些词人也列入此派。主要代表是黄庭坚和陈师道。他们不主张用诗“强谏”,认为诗不应该“怨愤”;..

蒋光慈(诗歌)

唐“新乐府诗派”(诗歌)

唐“新乐府诗派”: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元稹倡导的诗歌运动。继承乐府诗传统,反对“嘲风雪、弄花草”的形式主义诗风,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主张“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白居易:《..

对偶(诗歌)

对偶:修辞格的一种。又称对仗。把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语气一致,内容紧密联系的一对句子或一对短语联成一对。如:“无边的大海波涛汹涌……/呵,无边的/大海/波涛/汹涌——//生活的浪花在滚滚沸腾……/呵,生活的/浪花/在..

魏“建安七子”(诗歌)

魏“建安七子”:建安时期孔融(153—208)、阮瑀(192—212)、应玚(?—217)、陈琳(?—217)、刘桢(?—217)、徐干(171—217)、王粲的并称。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是“建安风骨”的核心。他们同居邺中,继承《乐府》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