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论语
是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持久影响的一部极有价值的典籍之一。
“论语”之名,始见于《礼记·坊记》。在汉代此书还有一些别名:或单曰《论》,或单称《谓》,或别称为《传》、《记》,或详称为《论语说》。其名称使用的确定,还在汉代以后。
“论语”意义的解释,历有不同。班固《汉书·艺文志》之说较为妥切:“《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盖“论语”即语录的论纂。
《论语》为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闻整理而成。
但原始结集的主持者至今不明,历代研究者众说纷纭,基本集中在:冉雍(仲弓)、卜商(子夏)、言偃(子游)、曾参(子舆)四人中。成书时间约在春秋战国之交(约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
现行本《论语》是以东汉郑玄《论语注》为准的。在西汉,《论语》有三种抄本:《鲁论》二十篇;《齐论》二十二篇,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古文论语》二十一篇,没有《问王》、《知道》两篇,但把《尧曰》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其中,《鲁论》和《齐论》属于今文,《古论》属古文。各本篇次、文字不尽相同,各有师承。西汉末,安昌侯张禹,把《鲁论》、《齐论》混合为一,“删其烦惑,除去《齐论》之《问王》、《知道》二篇,从《鲁论》二十篇为定。”(《隋书·经籍志》)称为《张侯论》。
至东汉末,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和《古论》作《论语注》,遂为《论语》之定本,流行至今。故今本《论语》至少经历过两度修订。
全书基本采用问答体裁。凡二十篇,每篇取篇首二、三字为篇名,前十篇称为《上论》,后十篇称为《下论》。
每篇分为若干段,每段为一章,共计四百九十二章,共计一万二千七百余字。
《论语》的字数虽然不多,但蕴涵的思想内容却颇为丰富,择要简介如下:
“仁”的思想。
“仁”的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字在《论语》中凡一百零九见,其含义宽泛且多变,并没有给出一个纯定义式的界说,而是根据不同人的提问加以解说。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颜渊》)“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刚毅木讷近仁。”(《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由于孔子对“仁”的多样性的解释,为后世学者的阐述、发挥提供各种可能性,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仁”的意蕴。
“礼”的思想。
《论语》中提到“礼”的地方也不少,共七十五次,包括“礼乐”并言的。
但孔子也没有给“礼”下过较有概括性的定义,只是强调要“执礼”,(《述而》)“立于礼”,(《泰伯》)“不知礼,无以立”,(《尧曰》)“礼以行之”,(《卫灵公》)“约之以礼”(《雍也》)“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等等。此外,孔子对当时违反“礼”的诸种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这在《论语》中时常可见。
孔子认为“礼”是可以损益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孔子又常以礼、仁相提,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他一方面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另一方面又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阳货》)多数学者认为“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体现,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礼”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孝”的思想。“孝”是孔子“仁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有极大的影响。《论语》中“孝”字十九见,关于“孝”的论述有不少,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又如:儿女“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等等。
“君子”思想。
“君子”是孔子推崇的理想人格。《论语》中“君子”一词,凡一百零七见。
元人何异孙云:“《论语》二十篇称‘君子’者……四十有二:泛言者,自说乐不愠而下一十有六;取人者,自子贱而下有三;责人者,自冉子请粟而下有九;答问者,自子贡而下有六;与小人对称者,自周比而下有八。”(《十一经问对》卷一)在关于“君子”的言论中,主要是指有道德的人,并从各方面规定了他们应有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君子不器。”(《为政》)“君子无所事。”(《八佾》)“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周急不继富。”(《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君子不忧不惧。”(《颜渊》)“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等等。孔子的“君子”思想又与“君子”、“小人”之辨联系在一起,当用作辨别时,“君子”之义又常含有在位之人的意思。
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在与“小人”对举时有时也有道德修养的含义,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等等。《论语》中还有不少孔子弟子论“君子”的内容,兹不引。
“天”和“天命”思想。《论语》中较少言“天”与“天命”。言“天”者,共三十处,言“天命”,凡三见。“天”的思想在孔子那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之天,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阳货》)更多的则是指有人格意志的神。
其中,大多为感叹用语,如“天丧予!”(《先进》)也有用以指主宰一切的“天”,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孔子言“命”,既有理性化的客观必然性成分,如“五十而知天命。”(《述而》)“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但又含有神秘的成分,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反映了孔子世界观的矛盾。与“天命”相联系,孔子对鬼神是持怀疑、审慎态度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先进》)主张“敬鬼神而远之。”(《雍也》)这对后世无神论思想有积极影响。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以及教学原则、方法历来受人重视。
《论语》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颇为丰富,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专着。孔子虽承认有“生而知之”(《季氏》)存在,但他自认为自己不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所以他特别强调要“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学则不固。”(《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贱;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他主张“不耻下问”(《公冶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他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学、教的态度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思关系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他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其他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温故而知新。”(《为政》)“过则勿惮改。”(《子罕》)“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等等,都是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从东汉起被列入儒家经典之列,南宋绍熙元年(1190),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刊印,并为之集注。元延祐年间复科举,以《四书集注》试士,此后长期成为封建国家开科取士的官方教科书,读书人必读的典籍。《论语》文句变为八股教条。如康有为所说:“盖千年来自学子束发诵读,至于天下推施奉行,皆奉《论语》为孔教大宗正统。”(《论语注》)它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论语》在汉代已有注本,自古至今各种注本约有三千余种。
今存重要的有: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论语》流传的版本颇多,历代史志均有着录,且大多与各种注疏本并行,通行本有:宋刻递修《九经正文》二卷本、明崇祯十三年(1640)锡山秦氏求古斋刻《九经》本、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浮谿精舍丛书》宋翔凤辑《论语郑注》十卷本、明崇祯间永怀堂刻清同治八年(1869)浙江书局校刻《十三经古注》何晏《论语集解》二十卷本、明经厂刻朱熹《论语集注》本、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扬州阮氏文选楼刻阮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本、清同治八年(1869)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本、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社杨伯峻《论语译注》本等。
此外,自明后期以来,《论语》又被迻译成多种外文,及各种版本的白话文。最早的西译本《论语》当推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出版的《四书》拉丁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