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孔子

[四书]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先世为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

孔子六世祖孔父嘉任宋大司马,后因宋太宰华父督作乱,被杀,其后代避难奔鲁,降之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与颜徵在婚,生孔子。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少时初仕于鲁,任委吏(管理仓廪)和乘田(管畜牧事务)。

孔子十五岁即立于学,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内乱,孔子至齐,亦不得志,返鲁。

鲁定公九年(前501)任鲁中都宰,是年五十一岁。一年后,进为司空,复进为大司寇,摄行相事。

为司寇三月,诛少正卯(学术界对此尚有不同意见)。定公十年(前500)孔子以鲁相礼的身份参加齐鲁夹谷(今山东莱芜南)之会,使齐预谋未能得逞,并收回齐侵鲁之田。

定公十二年(前498)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请堕三都,旨在强公室弱私门。遂为三桓所不容。

定公十三年(前497),齐以女乐馈鲁,季氏受之,与定公三日不理朝政。孔子遂带领弟子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生涯。

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曾“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四处碰壁,未得任用。哀公十一年(前484),冉有归鲁,率军胜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年六十八。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及古籍整理。

广收门徒,开私人讲学之风,整理《诗》、《书》、《礼》、《乐》、《春秋》(一说《春秋》为其所作)等文献为教材。相传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开创了儒家学派。

哀公十六年(前479)卒,年七十二岁,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孔子学识渊博,思想体系完整,对中国的哲学、伦理学、政治理论、教育、心理学、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其主要言论,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成《论语》一书。封建时代被尊为“圣人”、“文宣王”、“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封号。





为您推荐

[四书]文王

[四书]文王:即周文王。 商末周国国君。姬姓,名昌。又称周侯、西伯、伯昌,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文王为死后追尊之号。太王孙,王季子,武王之父。继王季而立。 好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士多归之。曾娶有莘国国君之女大姒为妻。..

[四书]正其身

[四书]正其身:儒家的政治与伦理主张。 意即端正自身。《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里“其”系指当政者而言。认为治理国政,事..

[四书]以德报怨

[四书]以德报怨:春秋时有人提倡的一种道德。 意为以恩惠的心情和行为回报怨恨。《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赞成“报怨以德”。《礼记·..

[四书]文

[四书]为我

[四书]为我:先秦杨朱(又称杨子、阳子居、阳生)学派的中心思想。 其主张是“贵生”、“重己”(《吕氏春秋》),反对侵夺别人,更反对别人损害自己的利益。其说在战国时代一度盛行。《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

[四书]公孙丑

[四书]公孙丑:①孟子弟子。 战国时齐人。姓公孙,名丑。 有政事之才,曾向孟子请问管仲、晏婴的功业。其生卒年及事迹无可考。 《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曰:……。”②篇名。 《孟子》七篇之一。一称《公孙丑问曰》..

[四书]允执其中

[四书]允执其中:历史上的尚中观念。 意谓为政宜保持中正之道。《论语·尧曰》记尧禅位于舜时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朱熹认为此“是夫子诵述前圣之言,弟子类记于此”(《朱子语类》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