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自由问题的论争

    文艺自由问题的论争 :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场文学论争。1931年底,《文化评论》创刊号发表社评《真理之檄》和胡秋原的《阿狗文艺论》,以“自由的知识分子”的姿态,在批判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学”的同时,也批评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这些文章受到批驳后,胡秋原又于1932年4、5月先后发表《勿侵略文艺》、《钱杏邨理论之清算与民族文学理论之批评》等文。他反复宣传文艺“至死也是自由的”,“艺术不是宣传”,反对“政见与文艺结婚”,宣传资产阶级文艺自由论。从这年1月起,瞿秋白、冯雪峰等在《文艺新闻》上发表《“自由人”的文化运动》、《致<文艺新闻>的一封信》等文。指出他们企图以“自由的智识阶级”的名义,同无产阶级争夺文化的领导权;文艺自由论的实质,是反对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冯雪峰指出胡秋原是“公开地向普洛文学运动进攻。”7月,自称“第三种人”的苏汶(杜衡)在《现代》杂志上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一文,支持胡秋原的观点。他认为左翼文坛的那些马克思主义者“只看目前的需要”,“不会再要真理,再要文艺了”,“终于,文学不再是文学了,变为连环图画之类;而作者也不再是作者了,变为煽动家之类。”针对这些言论,瞿秋白发表《文学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周扬发表《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加以驳斥。苏汶又发表《“第三种人”的出路》、《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等文,继续申述自己的观点,并把革命的政治和艺术的真实对立起来。接着鲁迅发表《论“第三种人”》等文,周扬、冯雪峰等也相继撰文,把论争引向深入。论争自1931年底开始,主要发生在1932年,延续到1933年,主要集中在作家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无产阶级作家与小资产阶级作家的关系、文艺的大众化等问题上。论争的焦点是:作家可能不可能脱离阶级?文艺可能不可能离开政治而自由?瞿秋白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文艺做“政治的‘留声机’”是不可能避免的,“问题是在于做哪一个阶级的‘留声机’,并且做得巧妙不巧妙。”周扬则强调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党派性与客观真理是一致的。鲁迅指出作家不自由的真正原因,是当时许多作家到处受着反动派的迫害,许多刊物受着摧残。论争进入高潮时,中共中央机关报《斗争》发表了歌特(张闻天)的《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着重批评了关门主义倾向,提出正确对待“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的文学家”,以“实现广泛的革命的统一战线。”接着冯雪峰发表了《并非浪费的论争》和《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态度有些变化。前者针对胡秋原,后者针对苏汶,着重批判了他们的理论,指出它“含着很大的反无产阶级的、反革命的性质”,并给他们指明了出路,期待他们改变“对于政治的现在的那种态度,抛弃鄙弃群众的观念,改正对于文艺理论的一些错误的理解。”同时承认左翼文坛“首先就得克服自己的宗派性。”这反映出左翼文艺界团结小资产阶级作家的愿望和要求。

为您推荐

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爆发的一场论战。1928年初,创造社和太阳社首先开始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当时的创造社除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外,还有刚从日本回国的..

“自由人”、“第三种人”

“自由人”、“第三种人” : 1931年至1932年,胡秋原、苏汶(杜衡)前后呼应,自称居于国民党反动派和左翼革命阵营之间的所谓“自由人”、“第三种人”。他们在《现代》、《读书杂志》等刊物上,宣扬“..

中国文艺协会

中国文艺协会 : 抗战前夕成立的革命文艺团体。1936年11月22日成立于保安县即志丹县,发起人有丁玲、伍修权、徐特立、徐梦秋、成仿吾、李伯钊、陆定一等人。会名根据毛泽东提议而定。成立大会通过会..

无名文艺社

抗战文艺运动

抗战文艺运动 : 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全国文艺界出现了广泛而热烈的抗战文艺运动。首先,抗战初期全国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初步形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1938年3月成立的中华全国文..

民族主义文艺

民族主义文艺 : 出现在30年代初的一种反动文学主张和运动。1930年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日益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组织了一批政客和文人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提倡“民族主..

延安文艺座谈会

延安文艺座谈会 :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由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的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座谈会是为配合党对学风、党风和文风的整顿,及时纠正当时延安文艺界思想上的某些混乱和文艺创作方面的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