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 一种以高度精炼的语言,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出现最早,它起源于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劳动,最初是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为协调动作、交流感情而发出的劳动呼号与简单语言相结合的产物,随后又作为劳动过程中的伴唱及劳动前后对劳动收获的祝祷与庆祝而得到发展。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所以最早的原始诗歌,诗与歌是合在一起的;诗就是歌,歌就是诗。到了后来,诗和歌才一分为二。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有“歌诗”与“诵诗”的区别;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古代希腊的诗歌也完成了分化。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我们今天说的诗歌这个词,实际上指的是诗而不是歌。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具有下述特点:①抒情性。抒情是诗歌的根本特性,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尽管其他文学样式中也有抒情的成分,但抒情却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抒情便没有诗歌。诗歌的其他特点,都由此派生出来的。不只是抒情的诗着重于抒情,就是叙事诗,也必须以抒情的方式,抒情的笔调,饱和感情的诗的语言来叙事,为抒情而叙事,借叙事以抒情。同时,与抒情性相联系,诗歌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为诗歌所抒之情,都是诗人心灵的火花,是诗人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生活现象独特感受、独特发现的心理反映。真正的诗人,总是以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方式,独特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其浓烈的感情,所以他写出的诗歌,必然深深地打上自己个性的印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诗人的个性和感情不应是孤立的,偏狭的,而应同时代、同人民息息相通,休戚与共。②凝练性。在内容与形式上高度凝练、精美,是诗歌的另一基本特点。因为诗歌着重于抒情,必须用饱和感情的艺术形象,优美动人的意境,打动读者的心灵,唤起读者的联想与共鸣,而诗歌篇幅一般又比较短小,所以它必须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最经济、最简洁、最准确、最精美的语言去表现尽可能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容,以十当百,以少胜多,以获得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③想象性。诗歌的情感内容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在很多情况下,诗人那种强烈的情感往往不能凭借写实的物象来表现,同时,诗人对自己所描绘的对象也常常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使得想象性成为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其他文学样式比,诗歌的想象更少受现实的限制,更大胆自由,领域更为广阔,内容更为丰富。④音乐性。诗歌和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形式上的区别,就是诗歌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韵律和节奏构成了诗歌的音乐性。一般地说,诗歌要求押韵,即在诗行末尾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中国古诗一般采取双行押韵的方式,现代诗歌则较为自由。押韵使诗歌前后相应,琅琅上口,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不过,押韵与否并不是诗歌外在形式的标志,也不是使诗歌具有音乐性的唯一手段。对于诗歌音乐性来说,节奏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诗的节奏是指由于语言的不同排列组合而形成的有规律的抑扬顿挫,而这种排列组合完全取决于诗人抒发感情的需要。因此,不但押韵的诗有音乐性,不押韵的诗也有音乐性;排列整齐的诗有音乐性,排列参差不齐的诗也有音乐性。
按不同标准、角度,诗可以有许多类别。以表现手段分,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以格律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以题材分,有史诗、爱情诗、山水田园诗等;以传播方式分,有朗诵诗、墙头诗、枪杆诗等。这些分类,不是并列的而是交叉。
- 欢迎来到文学网!